當年忽必烈領著蒙古諸軍人來中土為虐,而此中金輪法王、尼摩星、霍都等已然伏法,達爾巴、馬光佐作歹不深,隻剩下瀟湘子和尹克西這兩個傢夥。看這二人怙惡不悛,不知又在乾甚麼奸惡之事。
此時天氣已晚,覺遠和張君寶也要趕回少林,便和謝曜告彆。二人才走半晌,楊過等人順道尋來,遠遠瞥見謝曜,便大聲喊道:“師父,師父!”
三人聞言相互看了一眼,驚奇不定:“師父?何出此言?”
丁躍打小便黏謝曜,聽他好似要分開,忍不住上前兩步,抓住他衣袖:“師父,你去哪?不要俠門,不要我們師兄弟了麼?”
瀟湘子和尹克西武功也不弱,卻被人莫名其妙的如拎麻袋般拎出來,二人同時昂首一看,隻見一氣度軒昂的中年男人負手而立,竟是謝曜,這一驚非同小可,頓時便嚇得麵無赤色,連逃竄的力量都冇有了。
待世人笑罷,他將申屠行衝、楊過、丁躍三名俠門弟子叫來跟前,沉聲問:“可還記得俠門謹奉哪八個字?”
謝曜牽著蘆葦,安步華山崎嶇險道,卻不知去從何方。
覺遠聽到經籍丟失,不由“啊”了一聲,快步上前,搜遍二人滿身,半晌欣然說道:“經籍公然不在了。”
楊過眼圈一紅,重重點頭:“是,到了年末,我和龍兒也會迴天山。”
於己,於家,於國,於天下。
本是一番歡樂氛圍,謝曜目光掃過世人,冇由來的心傷,這歡笑聲,反而更襯的本身孤傲。
謝曜不敢怠慢,奉揖行禮道:“鄙人謝曜,拜見大師。”心中卻自深思:“怎從未在少林寺見過此能人異士。”
覺遠聞名驚奇的看他一眼,複而恭恭敬敬的道:“小僧得識天山謝居士尊範,幸何如之。”向身邊的少年道:“快向謝居士叩首。”那少年上前拜倒,謝曜微微點頭,隻瞧這少年小小身材,形貌甚奇,額尖頸細、胸闊腿長、環眼大耳,雖隻十二三年紀,但凝氣卓立,甚有嚴肅。
尹克西神采煞白,呆了半晌,慘淡道:“姓謝的,就算你將我二人殺了,那又有何用?不瞞你說,那經籍在逃出少林寺的時候便丟失了,你信也好,不信也罷!”
謝曜隱冇在雜草叢中,將二人說話聽個逼真,竟滿是暴虐主張,當下便要出去將二人掌斃,忽聽得山腰裡一人喝道:“借書不還的兩位朋友,請現身相見!”這兩句喝聲隻震得滿山皆響,顯是內力充分之極。
那和尚聽到動靜,立即折轉返來,竟不睬睬瀟、尹二人,先向謝曜合十施禮,說道:“少林寺小僧覺遠,敬謝居士高義。”
他語氣不疾不徐,平平平淡,手上力道卻不輕,尹、瀟二人頓時滿身綿軟,疲勞在地,心中更如擂鼓,怕懼不已。
申屠行衝很久未曾開口,這會兒忍住眼淚,強顏歡笑:“等鄭金和懸壺結婚了,不曉得俠門多熱烈。”
三人不假思考,便道:“俠義為懷,濟世扶人。”記恰當初在天山玉京洞,恰是本著這句話創建俠門,作為弟子,如何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