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鞋走天下_33333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都管領了夫人的命,正要尋便捎信與那辨悟,教他來領此經。恰值十九日呈觀世音生日,辨悟過湖來觀音山長進香,事畢到當中來拜都管。都鄙見了道

方丈謝了原差,回到下處。與辨悟道:“那邊提及,遭此一場橫禍!今幸得無事,還算好了。隻是剛纔聞聲說經上冇了了頭張,不完整,故此肯還。我想此經怎的不完整?”辨悟才把前日太湖中世人索看,風捲去頭張之事,說了一遍,方丈道:“此天意也!如果風不吹去首張,此經本日必定被留,非複我廟門統統了。現在雖是缺了一張,後邊名跡還在,仍舊歸吾寺寶藏,此皆佛天之力。”喜喜好歡,算還了房錢飯錢,師徒與道人三眾雇了一個船,同回姑蘇

行至相府門前,遠瞭望去,隻見嚴都管正在當中坐地,辨悟上前頓首,相見已畢,嚴都管便問道:“師父何事下顧?”辨悟道:“有一件事特來與都管籌議,務要都管成全則個。”都管道:“且說看何事。能夠從命,無不該承。“辨悟道:“敝寺人眾缺欠齋糧,目本年荒米貴,無計可施。寺中家傳《金剛經》,是唐朝白侍郎真筆,相傳代價令媛,想都管常日也曉得這話的。意欲將此卷當在府上鋪中,得對付米百來石,度過荒年,救取合寺大家生命,實是無量動德。”嚴都管道:“是甚稀少東西,金銀寶貝做的,值此代價?我雖曾聞聲老爺與來賓們常說,真是千聞不如一見。師父且與我看看再籌議。”辨悟在道人手裡接過包來,翻開看時,多是零寥落落的舊紙。嚴都管道:“我隻說是如何樣金碧光輝的,元來是這等悔氣色臉,到不如外邊這包還花碌碌都雅,如何說得值多少東西?”都管強不知覺得知的逐葉翻翻,直翻到前麵去,瞥見本府有很多大鄉宦名字及圖書在上麵,連仆人也有題跋手書印章,方喜動色彩道

人似饑鷹,船同蜚虎。鷹在空中息攫倉,虎逢到處立吞生。靜悄村墟,地神號鬼哭:安適舍字,頓時犬走雞飛。即此便是活無常,陽間不數真羅刹。

倉頡製字,爰有妙理。三教賢人,無不消此。眼觀穢棄,顙當有。三元科名,恰字罷了。一唾手事,何不拾取?

這《金剛經》到是那太守發科分起發人的丹頭了,是以明知這經好些難取,一發上心。有一日,江陰縣中解到一起劫盜,內裡有一行腳梵衲僧,太守暗喜道:“取《金剛經》之計,隻在此僧身上了。”一麵把盜犯下在死囚牢裡,一麵叫個禁子到衙來,悄悄分咐他道:“你到監中,可與我密密叮嚀這行腳僧,我當堂再審時,叫他口裡板著姑蘇洞庭山某寺,是他窩贓之所,我便不加科罰了,你卻不成泄漏討死吃!”禁子道:“太爺分咐,小的性命恁地不值錢?多在小的身上罷了。”禁子自去依言行事。公然次日升堂,研問這起盜犯,用了刑具,這些強盜各自招出贓仗窩家,獨占這個行腳僧不上刑具,就一口招道贓在洞庭山某寺窩著,寺中方丈叫甚名字。元來行腳和尚做歹事的,一應荒廟野寺投齋投宿,無處不到,探聽做眼,這寺中方丈姓名,剛好他曉得的,正投太守心上機遇。太守大喜,取了供狀,疊成文卷,一麵行文到姑蘇府埔盜廳來,要提這寺中方丈。差人齎文坐守,捕廳僉了牌,另差了兩個應捕,駕了快船,一向望太湖中洞庭山來。端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