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不恥下問”語見《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聽其天然以後,鬍子的兩端就顯出毗心征象⒀來,因而也就和空中成為九十度的直角。國粹家公然也不再說話,或者中國已經得救了罷。
我再向著鏡中的本身的臉,看定右嘴角,剪下鬍子的右尖端,撒在地上,想起我的青年期間來――
我當時就想辯論,但我馬上又不想辯論了。留學德國的愛國者X君,――因為我健忘了他的名字,臨時以X代之,――不是說我的誹謗中國,是因為娶了日本女人,以是替他們鼓吹本國的壞處麼?我先前不過單舉幾樣中國的缺點,尚且要帶累“賤內”改了國籍,何況現在是有關日本的題目?好期近便宋太祖或甚麼宗的鬍子蒙些不白之冤,也不至於就有大水,就有地動,有甚麼大相乾。我因而連連點頭,說道:“嗡,嗡,對啦。”因為我實在比先前彷彿世故很多了,――好了。
凡對於以實話為笑話的,以笑話為實話的,以笑話為笑話的,隻要一個彆例:就是不說話。
“哈哈哈,你這位先生還會談笑話。”
⒀毗心即趨勢中間;毗心征象,是說上唇兩邊的須尖向下拖垂。(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
本年夏天遊了一回長安②,一個多月以後,胡裡胡塗的返來了。曉得的朋友便問我:“你覺得那邊如何?”我這才栗然地回想長安,記得瞥見很多的白楊,很大的石榴樹,道中喝了很多的黃河水。但是這些又有甚麼可談呢?我因而說:“冇有甚麼如何。”他因而廢但是去了,我仍舊廢但是住,自愧無以對“不恥下問”③的朋友們。
⑧“出乎意表以外”這是林琴南文章中不通的語句。當時林琴南等人進犯新文學作者以是倡導口語文,是因為本身不懂古文的原因;因此主張口語文的人常援引他們那些不通的古詞句子,加以諷刺。
⑤李二曲(1629―1705)名[禺頁],字中孚,號二曲,陝西周至人,清朝理學家。著有《四書反身錄》等。
④《康熙字典》中各種髯毛的稱呼是:上唇的叫“髭”,下唇的叫“糶”,頰旁的叫“髯”,下巴的叫“襞”。《康熙字典》,清朝康熙年間張玉書等奉詔編輯的一部字典,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發行。共四十二卷,收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字。
明天喝茶以後,便看書,書上沾了一點水,我曉得上唇的髯毛又長起來了。假定翻一翻《康熙字典》,上唇的,下唇的,頰旁的,下巴上的各種髯毛,約莫都有特彆的名號諡法的罷,④但是我冇有如許閒情新奇。總之是這鬍子又長起來了,我又要按例的剪短他,先免得沾湯帶水。因而尋出鏡子,剪刀,脫手就剪,其目標是在使他和上唇的上緣平齊,成一個隸書的一字。
我覺得拖下的鬍子倒是蒙古式,是蒙前人帶來的,但是我們的聰明的名流卻當作國粹了。留學日本的門生因為恨日本,便神馳於大元,說道“當時倘非天幸,這島國早被我們滅掉了!”⑨則認拖下的鬍子為國粹亦無不成。但是又何故是黃帝的子孫?又何故說台灣人在福建打中國人⑩是仆從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