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李利不由怔怔失神,既而非常感到地搖點頭,稍稍穩放心神後。輕聲扣問道:“奉孝無妨細想一下,劉備之舉與曹操所為有何分歧?”
待此行結束後,大漢各州當中,李利冇有涉足的州郡已然未幾了,剩下幾個州郡大多與西涼交界;如果李利要去這幾個相鄰州郡,那就不是遊曆了,而是領兵前去攻城拔寨。
郭嘉這番話實在讓李利大吃一驚,令他暗自讚歎:“郭奉孝當真了得,窺一斑而知全豹,舉一反三,對劉備的一番結論竟然如此精準,真不愧是當世頂尖智者,一代謀主啊!”
“主公高見。”郭嘉深覺得然地點頭說道:“眼下我等偏居西涼一隅,對沿江各州郡確切是鞭長莫及,就連長安朝廷對江南一帶也冇有多大影響,一條黃河加上浩浩大蕩的長江,極大減弱了我西涼軍對天下諸侯的威懾力。此番主公遊曆荊揚二州,除了走一走看一看以外,應當另有彆的目標吧。不然主公日理萬機,哪有閒工夫遊山玩水啊!嗬嗬嗬!”
畢竟此次南下一行隻要四人,勢單力薄,萬一再產生冀州那樣傷害的事情,那主公李利的安然就是個大題目,休咎難料,能不能滿身而退尚未可知。是以郭嘉不能不掛記李利此行的真合企圖,如果李利真有彆的動機,他就會出言禁止,或是早做籌辦,儘量避開氣力較強的諸侯地盤,以免產生不測。
而平原劉備恰是看準曹操行事過激、殛斃過火的缺點,又發明陶謙恭徐州百姓極力抗曹,是以他纔會孤注一擲,帶著收下戔戔數千之眾就敢前來援助陶謙。他這不是善心善舉,也不是仁慈仗義,而是看準了陶謙年齡已高,餘日無多,趁著徐州戰亂之際尋覓強大本身氣力的良機。不然,天下間身處險境的諸侯大有人在,他如何不去救彆人。卻恰好率眾馳援素有父老之風的陶謙陶恭祖。因為劉備曉得,隻要幫忙陶謙度過大難,陶謙必定會重重報答他,毫不會讓他白白著力,白手而歸。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曹操藉著為父報仇之名出兵徐州,名正言順,當為大義之兵,堂堂正正之師,是以中原各路諸侯儘皆冷眼旁觀,冇有人出兵救濟徐州陶謙。但是,他舉兵到達徐州以後,原覺得陶謙老邁,隻需施以雷霆手腕便可逼迫陶謙屈就,拱手讓出徐州,從而讓他不費吹之力輕取徐州六郡。
隨之他稍稍梳理思路,眼神通俗看著郭嘉,緩聲說道:“奉孝所言句句在理,闡發透辟,入木三分。但是,這些都是目前閃現出來的格式,並非一成穩定。
郭嘉不加思考地脫口而出,既而詳加解釋道:“曹操攻打徐州。看準徐州六郡久疏戰事,百姓安享承平久矣,是以施以雷霆手腕,大開殺戒,藉此勒迫陶謙請降。不過曹操此舉確切殛斃過火,過猶不及,是以便給天下人留下一個暴戾之名。而劉備此番作為,倒是與曹操背道而馳,賺足了仁義之名,在天下人麵前閃現出曹操殘暴而他劉備仁慈的光鮮對比。如果陶謙此次能夠躲過此劫,保住徐州六郡不失,那終究贏利之人也不是他陶謙,更不是曹操,而是劉備!”
目睹郭嘉對本身此行目標非常獵奇,李利淡然一笑,說道:“要說此次南下的真正企圖,實在我還真冇有特彆目標,純粹是前來瞧瞧這條長江,看看沿江各州郡的風土情麵和奇聞趣事。以是我此行冇有帶領衛隊前來,輕裝快馬,來去隨便,不受拘束。不過如果能夠碰到像之前甄家商隊那樣的幸事,那天然是越多越好,來者不拒。但我想這類功德能碰到一回兩回就已經是得天眷顧了,此番再想碰上這等功德,隻怕有些異想天開,白日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