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池春_第139章 ==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東風高低狂。

厥後東坡為吟詩冒犯了時相,連遭謫貶,到哲宗天子元祐年間,複召為翰林學士。當時佛印遊方轉來,仍在大相國寺掛錫,年力尚壯。東坡一見,想開初年披剃之事,遂勸佛印:”若肯出家退隱,下官當力薦清職。”佛印那邊肯依!東坡遂嘲之曰:

此事怎生言?豈敢相憐!未曾撫動一條弦。傳與東坡蘇

保和新殿麗秋輝,詔許塵凡到綺闈。

單說保和殿西南,有一坐玉真軒,乃是官家第一個寵幸安妃娘娘妝閣,極是造得富麗。金鋪愚笨,玉檻小巧,映徹光輝,心目俱奪。時侍臣蔡京等,賜宴至此,留題殿壁。有詩為證:

焉得好風從地起,倒垂簾捲上金鉤。

當下琴娘得了此詞,徑回堂中呈上學士。學士看罷,大喜,自到書院中,見佛印盤膝坐在椅上。東坡道:”善哉,善哉!真禪僧也!”亦賞琴娘三百貫錢,擇嫁夫君。東坡自此將佛印更加恭敬,遂為入幕之賓。雖妻妾在傍,並不躲避。佛印不時把佛理曉悟東坡,東坡垂垂信心。厥後東坡臨終穩定,相傳已證正果。至古人猶喚為坡仙,多得佛印點化之力。有詩為證:

那一日,仲春季氣,學士正在府中閒坐,隻見院子來報:”佛印禪師在門首。”學士聽得,教請入來。斯須之間,佛印入到堂上。見學士敘禮畢,教院子點將茶來。茶罷,學士便令院子於後園中灑掃亭軒,邀佛印同到園中,去一座附近後堂的亭子坐定。院子安排酒果肴饌之類。排完,使院子斟酒。二人對酌,酒至三巡,學士道:”筵中無樂,不成歡笑。下官家中有一樂童,令歌數曲,以助筵前之樂。”道罷,便令院子傳言入堂內去。未幾時,佛印驀地耳內聽得有人唱詞,端的唱得好!

瓊瑤錯落密成林,竹檜交集爾有陰。

在身邊。

佛印寫罷,東坡見了大喜,便喚琴娘就唱此詞勸酒,再飲數杯。佛印酣醉,不知詞中語失。天氣已晚,學士遂令院子扶入書院內,安排和尚睡了。學士心中暗想:”我一貫要勸這和尚出家退隱,他未肯統口。趁他本日有調戲琴娘之意,若得他與這個妮子上到手時,便是削髮不了。當時拿定他馬腳,定要他出家,何怕他不從!好計,好計!”即喚琴娘到於麵前道:”你免得那和尚做的詞中意?後兩句道:'眼耳姻緣都已是,姻緣彆有知那邊?'這和尚不是好人,此中有傾慕你之心。你可徹夜到書院內相伴和尚寢息。必要了事,可討執照來。我明日賞你三千貫,作房奩之資。我與你主張,教你出嫁夫君。如不了事,明日喚管家婆來,把你決竹篦二十,逐出府門。”琴娘聽罷,嚇得顫做一團,道:”領東人鈞旨。”離了房中,輕移蓮步,懷著羞臉,徑來到書院內。

佛印吟詩罷,東坡大笑,教擺佈捲上繡簾,喚出那女孩兒。從內裡走出來,看著佛印,道了個深深萬福。那女孩兒端端方正,整容斂袂,立於亭前。佛印把眼一覷,不但唱得好,端的生得好。但見:

學士,觸處封全。

既是耳根有分,因何眼界無緣?清楚天涯遇神仙,隔個繡簾不見。

轉毒轉禿,轉禿轉毒。佛印笑而不答。

音已遏行雲祝。耳有姻緣能聽事,眼有姻緣,便恰當前覷。眼耳姻緣

佛印寫了,意不儘,又做了四句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