鮫綃,手持象板,呈露筍指尖長;足步弓足,行動鳳鞋弓校臨溪雙洛
隻聞檀板與歌謳,不見如花似玉眸。
佛印已自酣醉,昏倒不省,睡在涼床之上,壁上燈尚明。琴娘無計何如,坐在和尚身邊,用尖尖玉手去搖那和尚時,一似蜻蜓搖石柱,螻蟻撼太山。和尚鼻息如雷,那邊搖得覺!話休絮煩。自初更搖起,隻要守和尚省覺,直守到五更,也不剩那琴娘心中好慌,不覺兩眼淚下,自考慮道:”倘或徹夜不了得事,明日乞二十竹篦,逐出府門,倒是怎地好!”爭奈和尚酣醉,不了得事。琴娘彈眼淚,卻好彈在佛印臉上。
佛印意不儘,又做四句詩道:
這首詞調寄《柳梢青》,乃故宋時一個學士所作。單表北宋□□開基,傳至第八代天子,廟號徽宗,便是神霄玉府虛淨宣和羽士道君天子。這朝天子,乃是江南李氏後主轉生。父皇神宗天子,一日在內殿看玩曆代帝王圖象,見李後主風神身形,有蟬脫穢濁,神遊八極之表,再三賞歎。厥後便夢見李後主投身入宮,遂出世道君天子。少時封為端王。從小風騷俊雅,無所不能。後因哥哥哲宗天子上仙,群臣扶立端王為天子。即位以後,海內又安,朝廷無事。
仙娥花月精力,奏鳳管鸞簫鬥新。萬歲聲中,九霞杯內,長醉芳春。
柳色初濃,餘寒似水,纖雨如塵。一陣東風,縠紋微皺,碧波粼粼。
東坡喚院子斟酒,叫那女孩兒近前來,”與吾師把盞。”學士道:”此女小字琴娘,自幼在於府中,善知音樂,能撫七絃之琴,會曉六藝之事。吾師本日既見,何惜佳作?”佛印當時已自八分帶酒,言稱告回。琴娘曰:”禪師且坐,再飲幾杯。”佛印見學士所說,便拿起筆來,又寫一詞,詞名《蝶戀花》:
音已遏行雲祝。耳有姻緣能聽事,眼有姻緣,便恰當前覷。眼耳姻緣
第十三卷勘皮靴單證二郎神
道君天子頗留意苑囿,宣和元年,遂即都城東北隅,大興工役,鑿池築囿,號壽山銀嶽,命寺人梁師成董其事。又命朱勔取三吳二浙三川兩廣珍奇花木、瑰奇竹石以進,號曰”花石綱”。竭府庫之積聚,萃天下之伎巧,凡數載而始成。又號為萬歲山。奇花美木,珍禽異獸,充滿此中。飛樓傑閣,宏偉瑰麗,不成勝言。內有玉華殿、保和殿、瑤林殿,大寧閣、天真閣、妙有閣、層巒閣,琳霄亭、騫鳳垂雲亭,說不儘很多景色。時許侍臣蔡京、王黼、高俅、童貫、楊戩、梁師成縱步遊賞,時號”宣和六賊”。有詩為證:
都已是,姻緣彆有知那邊?
強把身心虛霍。幾次欲待去掀簾,猶恐仆人惡。
此事怎生言?豈敢相憐!未曾撫動一條弦。傳與東坡蘇
東坡不能化佛印,佛印反得化東坡。
佛印寫罷,東坡見了大喜,便喚琴娘就唱此詞勸酒,再飲數杯。佛印酣醉,不知詞中語失。天氣已晚,學士遂令院子扶入書院內,安排和尚睡了。學士心中暗想:”我一貫要勸這和尚出家退隱,他未肯統口。趁他本日有調戲琴娘之意,若得他與這個妮子上到手時,便是削髮不了。當時拿定他馬腳,定要他出家,何怕他不從!好計,好計!”即喚琴娘到於麵前道:”你免得那和尚做的詞中意?後兩句道:'眼耳姻緣都已是,姻緣彆有知那邊?'這和尚不是好人,此中有傾慕你之心。你可徹夜到書院內相伴和尚寢息。必要了事,可討執照來。我明日賞你三千貫,作房奩之資。我與你主張,教你出嫁夫君。如不了事,明日喚管家婆來,把你決竹篦二十,逐出府門。”琴娘聽罷,嚇得顫做一團,道:”領東人鈞旨。”離了房中,輕移蓮步,懷著羞臉,徑來到書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