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深知丈夫看重宗子,卻忍不住提示他道:“先前有英國府一事,因英國公子嗣淡薄,最後不得不從族中過繼子侄承爵。如此一來,爵位又降一等,再過兩代,再順次遞加下去,好好的國公府,連門口那塊牌匾都保不住了。那牌匾好歹也是先人拿命搏返來的,老國公心中滋味可想而知。我知你心中喜好老邁,我內心何嘗不是?老邁老二都是我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若不是事關國公府,我這當孃的,何必做如許的惡人,讓本身的親生兒子記恨?可這事兒實在忽視不得,早早定下來,你也好親身教誨。”
“已經好了,嬤嬤正籌辦送疇昔呢。”
見老太太捧著木匣子,便笑著說:“二爺可真故意,如許大熱的天兒,還親身過來一趟,這一匣子鮮果,也不曉得破鈔多少心機,可見二爺心中掛念老太太。”
傳聞謝韻生下來還冇滿月,就被已故的老太君抱去身邊親身教養。老太君非常寵嬖這嫡長孫,以是取了個昵稱,叫做豬哥兒,盼望他平生福分安康。
老太太心中慰貼,卻笑道:“你故意了,常日忙著政務,還要想著家裡這些事,實在勞累,今後不成如許。家中統統,都有你媳婦在管,她是個細心謹慎的,家中諸事,都辦的井井有條,你隻需用心政務,不成為了這些小事勞心勞力。”
大太太的肚子已經老邁了,算算日子,也差不離就是這幾天了。
謝韻少年得誌,眼看就差臨門一腳了,卻被潑了一頭涼水,絕望之餘,垂垂低沉下來。
“你呀,我曉得你的孝心就是了。好了,今兒天熱,你也忙了一上午了,趁著時候還早,快歸去歇歇吧。”
老太太剛用過午餐,正籌辦小憩一會,見他這時過來,稍顯驚奇,便問:“不是說在南華院待客,如何這時候過來?”
若想承爵,如許的子息可不成,反而是二房,二老爺但是嫡嫡庶庶加起來,已經有五位少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