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郡王見聞錄_第十二章 入宮覲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太子與越王看在眼中,均笑得格外馴良。

但是,作為長輩,他又如何能安慰他多想一些呢?祖父喜見兒孫靠近,叔父不過是應祖父所好,心中一定真正情願如此靠近起來――這類話說出來後,萬一不慎透出一兩分,豈不是有教唆長輩乾係之嫌?在祖父心中,這類“誅心”的言辭纔是大不敬,罪無可赦罷。

另一個則打趣道:“三郎,你常日裡也該多動一動纔是。”

祖父宮中妃嬪浩繁,膝下卻隻要五子三女活到了成年:嫡宗子為秦皇後所出,名諱李嵩,當年奪嫡之時被揭暴露謀逆,證據確實,遂廢為庶人,放逐黔州。次子乃王賢妃所出,名諱李衡,封越王,傳聞是位文武雙全且品性出眾的人物,一貫深得祖父賞識。三子即他家阿爺,秦皇後所出嫡子,名諱李泰,因與長兄奪嫡,野心勃勃不加粉飾,又待兄弟不悌,被逐出長安,圈在封地均州。四子為楊德妃所出,名諱李華,封淮王,十五六歲的年紀便病亡。五子即為秦皇後所出的太子殿下,名諱李昆,脾氣慈和寬大,當太子十來年,一貫頗受群臣稱道。

這時候,宮人從速稟報,濮王妃與嗣濮王在外甲等待覲見,賢人便將他們喚出去:“你們母子兩個,如何如此生分多禮?大可不必如此,既然都是一家人,像三郎這般隨便一些也冇甚麼不好。”又道:“你們阿孃也一向念著,從速去立政殿瞧一瞧她。”

未幾時,一行人終究趕到兩儀殿前。不等步輿穩穩地落在地上,更不等宮人入內稟告再傳召,李泰便已經迫不及待地“滾”了下來。正要扶他起家的李徽怔了怔,眼睜睜地看著他以與龐大的身軀完整不符合的活絡,好像被擊中的龐大馬球,吼怒著飛奔而去,轉刹時就“滾”上了兩儀殿的台階――

等等!平光陰是走幾步都氣喘籲籲的阿爺,此時現在是如何做到健步如飛的?!難不成以往都是假象?或者他看走眼了不成?!

彆的,長女為韋貴妃所出,封臨川公主,降落盧國公周家的嫡宗子;次女為楊德妃所出,封安興公主,降落梁國公程家的嫡次子;幼女為秦皇後所出,封清河公主,降落母家吳國公秦家的嫡宗子。這幾位國公皆是賢人開辟江山時便倚重的忠臣良將,故而才特地命公主降落,以示恩寵。

跟著“阿爺”、“三郎”兩聲密意的呼喊,體型相差差異的父子倆緊緊抱在一起――不,該當是自家阿爺試圖將肥碩非常的身材投入祖父懷中,卻因身形過分龐大而隻塞進了一小半,形成了非常奇妙的結果――當然,久彆的父子二人底子不在乎這般情狀在旁人看來有何獨特之處,竟是自顧自地捧首痛哭起來。

因而,一行人便簇擁著賢人起駕。因立政殿就在兩儀殿之側,故而賢人並未乘坐步輦,而是帶著兒孫們步行。不太短短一段路,李泰便已是滿頭大汗,氣喘籲籲,神采慘白。李徽與李欣兄弟倆都費儘力量攙扶著他,他才氣勉強一步一步挪動。

李徽再度怔住了,麵前的景象令他不得不確信,自家阿爺確切是祖父最寵嬖的兒子。旁的不說,對著如此肥碩的兒子,他家這位祖父竟然還能眼淚漣漣地顧恤道:“三郎,這些年你真是瘦了好些!”

一個道:“我瞧著三兄的神采似是有些不好,不如待會兒也讓太醫瞧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