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講講福建。
(一)許遜得道於吳猛。《雲笈七》卷一百六《許遜真人傳》稱:“(吳)猛昇仙去時,語其子雲:‘吾去後,東南邊有人,姓許名遜,應來吊汝,汝當看重之,能夠真符授也。’至許遜果來吊,其子以父命將真符傳遜,奉修真感有愈於猛。”
海南:南海派
龍生九子之九·螭吻
貴州:布依摩教,五毒教。
遼寧:淨衣派,神龍派,馬仙會。
龍生九子之四·蒲牢
睚眥,是老二,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形象。這些兵器裝潢了龍的形象後,更增加了懾人的力量。它不但裝潢在疆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保衛者兵器上,從而更顯得嚴肅持重。
湖北:三豐派。
元康元年(291)發作八王之亂,許遜以晉室狼籍,乃棄官東歸,與吳猛在豫章地區傳播孝道。傳聞許遜的西山教團有上百人的範圍,教團骨乾有十二人,稱十二真君,即許遜、吳猛、時荷、甘戰,周廣、陳勳、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鐘離嘉。 此中五報酬許遜的家屬或姻親。他以南昌西山為中間,佈道活動遍及豫章及四周地區, 嶽州平江(今湖南平江)亦有許遜佈道遺址。豫章各地多有許遜鬥蛟斬蛇、為民除害的奇異故事。玄門傳說,東晉寧康二年(374)八月十五日許遜“百口飛昇,雞犬悉去”。 西山羽士乃以許遜故居建遊帷觀為祭奠所。據《孝道吳許二真君傳》載:每當許遜升遐 之日,“四鄉百姓集會於觀,設黃大齋。聘請道流,三日三夜,升壇進表,上達玄元,作禮焚香,剋意誠請,存亡獲福,方休暇焉。”宋朝,許遜極得北宋皇室尊崇。大中祥符三年(1010),將西山遊帷觀升格為玉隆宮。政和二年(1112),遣內使程奇請道 士在玉隆宮建道場七日夜,誥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後又仿西京崇福宮規製,在 洪州西山改建玉隆萬壽宮。
南少林後山,明朝之前叫“佛山”,厥後傳聞是朱元璋的三子、晉恭王朱棡,為避靖難之亂,逃至莆田九蓮山,在南少林的寺西建了一個院子,隱居讀書,就是“朱三讀書院”,也叫“朱三太子廟”。厥後,“佛山”也就改稱“朱山”了,現名“祖山尾”。朱三廟經曆了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莆田的8級大地動、清初的火燒南少林,大抵無缺。
南少林寺地點的九蓮山林山村,儲存大量與寺院有關的地名,如院前、院後、院口、塔裡、塔西、放生池、練功埕、馬槽等,更有與習武和僧兵有關的姑嫂營、南營、後營、尾營、將軍廟、旗杆坪等。
四川:鐵劍門,青城山,峨眉山,哥老會,灌江廟,美姑盟,火神派,藥王穀八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