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八十四章 蜀地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與此同時,唐潮還命孟昶親書手諭,調派多路使者曉諭蜀地西、南各軍州,命其長官守將改旗異幟,並前來成都輸誠請降。

第二天上午,伐蜀雄師將士代表近萬人於開封皇城外整齊列隊。而由他們“護送”來京的孟昶與其胞弟孟仁贄、其子孟玄喆、孟玄屷、宰相李昊等三十三人素服至明德門外待罪。柴宗訓下旨赦免後蜀一乾人等,賜孟昶襲衣、冠帶,並與王崤峻、張維信、徐紹安等掌權重臣一道於崇元殿召見了這三十三人。

四,大赦四川道,其所轄府、軍、州、縣免除當年一應蠲稅(綿州用周邊遭焚屋毀糧之州縣免兩年蠲稅),此前後蜀偽朝廷所征收之苛捐冗賦經查實後一概免除,開倉放糧,施助因戰役而衣食無著之百姓;

作為一道安撫新占之地的聖旨,由伴隨孟仁贄返蜀的朝廷使者帶來的聖旨所寫與此前頒至荊湖、南唐(江南)等地的安撫旨意基秘聞同,獨一不一樣的倒是對唐潮、程飛這兩位總理四川道一應軍民事件主官的官職上。此前不管是任命錢遠山為湖南道安撫製置使,還是任命曾誌林為江西道安撫製置使,均是本色加封,並無任何虛化之處。可此次任命唐潮和程飛的安撫製置正副使前麵卻加了個“權”字,也就是代理職務、臨時為之的意義。單利市中權柄來講,加冇加這個“權”字,相差並不大。可多了這個“權”字,便會給人一種不穩定、不結壯的感受,受封者會感覺內心冇底,會感覺本身頭上的這頂烏紗並冇有戴健壯、戴穩妥,說不定甚麼時候就會掉下來或者被人給摘掉,乃至不能實心實意的處事情。

五,詔諭四川道西、南各州縣,令其官員守將各安其職、恪守本分,務必保持治下次序安寧、百姓安居。

蜀地人稱天府之國,夙來物產敷裕。加上近四十年來,孟氏父子管理蜀地雖無明顯政績,但卻一貫安靜安寧,不似中原那般戰亂頻繁。是以此時的蜀地可謂物阜民豐,士紳百姓餬口不但遠比中原地區敷裕,並且超越一樣戰亂未幾的荊湖和南唐(江南)地區,乃至與幽雲之戰前數十年無大的戰事,又經“清園”兄弟苦心運營多年的幽雲十六州比擬也不遑多讓。是以,在伐蜀雄師停駐成都,等候朝廷旨意的將近兩個月裡,不管是唐潮、程飛,亦或是穆特爾、辛飛宇,均非常正視軍紀。不但要求麾下各部束縛所管兵將,嚴明軍紀,未經答應不得得隨便出入虎帳。並且還遵循當年王崤峻在金陵城的作法,構造起多支軍紀整肅行動隊,於成都城內及周邊村鎮來往巡查,對那些粉碎軍紀、為非作歹的的周軍兵將及蜀軍散兵遊勇峻厲懲辦,毫不姑息。

三天後,建隆五年農曆蒲月二十,後周朝廷下旨,以孟昶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以孟昶宗子孟玄喆為泰寧節度使、次子孟玄屷為左千牛衛大將軍;以孟昶胞弟孟仁贄為右神武統軍、孟仁裕為右監門衛大將軍、孟仁操為左監門衛大將軍;以李昊為工部尚書;以伊審徵為靜難節度使;以歐陽炯為右散騎常侍。

三,改蜀地為四川道,以唐潮為權四川道安撫置製使、程飛為權四川道安撫製置副使,領軍三萬(“飛龍軍”五師十三團,馬隊、炮兵各一部,江防第一艦隊一部,以及保安軍八個團)駐紮成都,總理四川道一應軍民事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