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八十一章 夾擊劍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與趙崇韜死戰到底、力竭被擒構成光鮮對比的是,聽聞周軍殺來連站都站不起來的王昭遠,卻在本身的袍澤以血肉之軀與周軍的鋼鐵火藥搏命相搏時拋甲棄盔,換上一身布衣打扮,讓自家親兵保護攙扶著本身,趁亂逃出大寨,往東川方向而去。

此時蜀軍方纔在漢源坡紮下大營,喘氣不決、正坐在胡床之上歇息的王昭遠聽聞周軍已尾隨追擊而來,不由得大驚失容、手足發軟,一時候竟然有力自胡床上站起家來。目睹王昭遠被嚇得麵如土色、手抖股栗,蜀軍都監趙崇韜在心中暗自感喟一聲,不再理睬這位已經被嚇破了膽的自家主帥,當即命令全軍佈陣,並一馬搶先衝出營寨,向洶洶而來的周軍迎去。

甫一接戰,伐蜀北路軍鋪天蓋地而來的彈雨便令一樣貧乏與周軍特彆是“飛龍軍”作戰經曆的王、趙所部猝不及防、全軍大亂。王昭遠、趙崇韜及部下眾將雖極力束縛,卻仍然冇法禁止麾下兵士的後退。而唐潮和穆特爾則抓住機會,揮軍急攻,涓滴不給蜀軍任何喘氣的機遇。是以,高傲漫天寨南至利州北,伐蜀北路軍三戰三捷,蜀軍三戰三敗,終究潰不成軍。王昭遠、趙崇韜等人見敗局難挽,不得不放棄利州,自桔柏津渡江,焚燬江上浮橋,退至劍門死守不出。建隆五年農曆仲春二十九,唐潮、穆特爾率伐蜀北路軍進入已無蜀軍扼守的利州城。

建隆五年農曆三月初二,有關周軍攻占遂州以及王昭遠所部於利州大敗的動靜傳至成都,蜀主孟昶聞訊驚懼萬分、夜不能寐,趕緊下旨出重金於成都募集勇悍敢戰丁壯萬餘人,以太子孟玄喆為元帥,以武信節度使兼侍中李廷珪以及前武定節度使、同平章事張惠安為副帥,北上援助王昭遠死守劍門。

固然占有河道隔絕的天時上風,且己方在河的這一側亦建有較完整的堡砦防備設施,但當張錚所部到達河岸邊時,劈麵的蜀軍卻對這支出其不料呈現在麵前的周軍惶恐不已,未等對方渡河,便棄寨而逃,使得張錚所部能夠踏結結實的架設浮橋、從安閒容的度過河去、順順利利的進兵青疆店。

夔州一役,伐蜀東路軍以傷亡不過兩百餘人的代價,獲得了殲敵兩萬餘人、俘敵一萬餘人、篡奪夔州全境的戰果。如許的戰果既鼓勵了全部東路軍的士氣,也令巴東其他州縣的後蜀處所長官和守軍膽怯。是以,當程、辛所部結束休整,持續沿江向西挺進時,沿途後蜀州縣再無一處敢戰,萬、施、開、忠等州接踵開城投降。而跟著知遂州事、少府少監陳愈亦如之前數州刺史普通獻城,伐蜀東路軍隻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候,便於建隆五年農曆三月初二篡奪間隔成都不過三百裡遠的遂州,完整翻開了通往成都的東大門。

對於具有火力上風的周軍來講,這類麵劈麵的陣地戰是其最情願看到的體例。是以,不等後勤軍隊及隨軍夫子搭建好營寨,唐潮便命令已經列好步地的己方兵馬開端打擊。

張錚的定見更符合當前情勢,獲得了唐潮和穆特爾的一至附和。因而,唐潮命令由張錚率“狼牙營”、二師六團一個營以及“保安軍”一個團為偏師,照顧呼應架橋東西,繞道來蘇巷子,自南向北背擊蜀軍,而其本身與穆特爾則率伐蜀北路軍主力正麵打擊,與張錚部構成夾攻之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