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九十六章 擁兵自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雖說潘崇徹已有近十年未曾領兵,但身為南漢的一代名將,其對軍事方麵的存眷和敏感度卻從未降落。自打“清園”兄弟順勢而起仰仗幽雲之戰一舉成名,並由此建立北平軍,創下一番基業開端,便引發了遠在數千裡以外的潘崇徹的存眷。待到北平軍借勢南下,平滅了趙匡胤及其翅膀、掌控了大周朝廷的權益,潘崇徹更加認識到這是一股能夠擺佈天下情勢的力量,是一支足以掃平天下、一統寰宇的力量。而隨後產生的撻伐荊湖、南唐、後蜀等等,一係列的滅國之戰,無一例外的證瞭然其判定的精確性。實際上,當週軍南征、打擊賀州的動靜傳來後,潘崇徹便已很明白南漢小朝廷光陰無多,任何抵當在那支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軍”的“飛龍軍”麵前都會不堪一擊、毫無勝算——這也是他此前回絕領兵掛帥的另一個首要啟事。

白霞失守,五千救兵逃返來的還不到兩千,賀州守將陳守忠心中更加惶恐,連連派出信使往興王府求援。

有瞭如許的熟諳與設法,現在固然迫不得已率軍聲援,但潘崇徹卻底子偶然去和周軍存亡相搏,讓部下的兵將們去做無謂的捐軀。是以,兵進封州後,潘崇徹便停止不前,再不肯靠近賀州半步,轉而原地駐紮,擁兵自保。

對此,龔澄樞則是心知肚明。他很清楚光靠一道空無一物的聖旨是不成能鼓勵起賀州守軍守土禦敵、決一死戰的決計的。是以,當週軍過白霞、拔馮乘,前鋒直**離賀州不過十來裡的芳林堡後,龔澄樞二話冇說,當即便不辭而彆,倉促出城,登上一葉輕舟,頭也不回的逃往番禺。

是以,冇等賀州方麵的救兵到達,白霞城便在周軍的第一波進犯中敏捷淪陷,五千守軍除了在周軍炮擊誹謗亡的幾百名兵士以及少數在城破後趁亂逃脫的軍卒以外,餘者儘皆投降。而正在趕來聲援的南漢軍在從逃出的兵丁口中獲得白霞淪陷的動靜後,領兵將領連探馬都冇有派出,便命令當即調頭退往賀州。隻是,南漢軍調頭調得快,卻冇有周軍追得快,走出不過五十餘裡便被乘勝而來的周軍趕上。一陣掩殺過後,五千南漢軍救兵喪失過半,終究得以逃回賀州的不過十之二三。

賀州作為南漢邊鎮,又靠近五嶺,其經濟遠冇有番禺等本地州縣敷裕,守禦於此地的邊軍兵士又是久駐邊地,多年未得換防,光靠那點少得不幸的糧餉頂多是混個不會餓肚子。以往五嶺以北還在南唐治下的時候,邊軍還能藉著越境犯邊的機遇,去南唐邊疆州縣劫奪一番,略微加添一下家用。可自打建隆二年周軍光複南唐後,南漢軍的越境襲擾便再也占不到任何便宜。每次反擊不但搶不到甚麼東西,反而頻頻損兵折將,這兩三年來便再無邊將敢越境劫奪,乃至眾軍士家中大多窘蹙不堪,餬口艱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