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曆朝曆代削藩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很多時候就伴跟著流血、戰役,乃至有些王朝因為削藩行動不當而形成朝廷動亂乃至政權顛覆。可仰仗本身強大的氣力,以及上黨之戰的龐大威懾力,穿越團隊今後周朝廷名義鞭策的此次削藩奪權行動一步步停止得還是比較順利的。
固然李筠之叛已被停歇,但用來當幌子的宣大、太原兩鎮駐軍換防的戲碼卻還需求持續演下去。之以是要如此,一方麵當然是因為若此時中斷換防,將參與平叛的兵馬撤回開封,就會給世人留下朝廷此番出兵目標就是要掃平昭義兵、殺掉李筠。從而讓大師有一種朝廷是在“垂釣法律”、是在用心逼李筠兵變,以便本身能夠光亮正大的出兵潞州並藉機削藩的感受。另一方麵,卻也是出於輪番練兵的目標,讓一向駐守北平軍各要地的“飛龍軍”第二分解步兵師及其他各技術兵種分隊能有機遇參與更加的作戰、積累更多的軍功,以免將士們因為參戰機遇不均衡形成軍功多寡的不均衡,進而引發那些參戰機遇較少、冇法堆集軍功的將士們的牢騷與不滿――“飛龍軍”第二分解步兵師固然參與過平滅北漢、“霸王行動”等軍事行動,但自此以後便一向擔負駐守北平軍根底之地的任務,在比來這三四年的時候裡,除了共同“遊騎虎帳”和“狼牙營”等小股人馬對契丹停止小範圍襲擾外,再未參與過大的作戰,於功勞上不但遠遠不及“飛龍軍”第一分解步兵師和第三分解步兵師主力,乃至連建立時候遠較其晚很多的第四分解步兵師都有厥後居上的意義了。是以,作為第二分解步兵師師長的劉小六已經不止一次的向駐守北平軍的幾位總兵官主動請戰,並通過他們向王崤峻、徐紹安等北平軍最高軍事統帥表達過參戰的慾望。固然直接向穿越團隊表達參戰慾望的隻是劉小六一人,但其代表的倒是全部第二分解步兵師。是以,不管是幾位總兵官還是王崤峻、徐紹安等委員會和軍事部成員,對第二分解步兵師的請戰要求也不得不加以考慮和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