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二十三章 鶴野爭鋒(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固然曾經在契丹軍中退役,並擔負過皇弟耶律敵烈的親虎帳副批示,可現在單獨帶領將近兩萬兵馬作戰,且又是水陸並進,這對自投效穿越團隊以來一向幫手吳鵬賣力新兵練習事情的鄒振遠倒是實實在在的頭一回,絕對稱得上是一個龐大應戰。特彆是在獲得吳鵬因為經曆不敷、疆場措置不當而被圍豫州城,身負重傷幾乎丟掉性命的動靜後,鄒振遠的壓力就更大了。要曉得,吳鵬固然也是耐久賣力新兵練習事情,可兒產業初好歹也曾參與批示過幽雲之戰,多少有一些批示萬人雄師作戰的經曆。而本身此前直接批示的兵馬最多也隻要親虎帳的那五百人,連人家的一個零頭都比不上。

望著吳德明倉促而去的身影,韓守忠不由得有一股叫住他,將本身的打算和盤托出的打動。不過,終究他隻是張了張嘴,卻並冇有收回任何聲音,半晌以後才輕歎一聲,回身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因為到達鶴野城下時已是傍晚時分,以是鄒振遠並冇有忙著攻城,而是命令紮下大營,將鶴野城團團圍住,待第二日天明後再行打擊。

這位姓韓的漢人將軍聞言輕歎一聲,說道:“退敵?當初大遼三十萬雄師被三萬所謂的‘幽州義兵’打得潰不成軍、死傷枕籍;以後周、遼之間多次比武,我大遼亦是何嘗一勝;此番周軍北犯,我軍更是連戰連敗,一起失城陷地、損兵折將。現下,城外周軍將近兩萬人,且又有戰船、火炮互助,以我們城內八千老弱殘兵相抗,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尋死路。真要打起來,慢說是退敵,隻怕我們連一個時候都對峙不了。”

“有所默契?”韓守忠略一思忖,隨即擺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采,“吳縣令的意義是說,本將軍與城外的周軍虛張陣容的假打一場,然後再開城投降。如許既對遼陽府的大人們有所交代,又保護了本身的麵子,還保全了城內官員守將、士紳百姓的身家性命。”

“此法當然可行。總歸都是攻占城池,能不受喪失、兵不血刃的拿下鶴野,周軍主將又何樂而不為呢。”吳縣令持續給韓將軍打氣。

“此乃下官分內之事,責無旁貸。”吳德明一邊行禮,一邊作義不容辭狀。說完,便向韓守忠告辭,吃緊火火的回身去安排。

“吳縣令言之有理。隻是,這與周軍相同交換的事恐怕還需吳縣令先行派人前去聯絡,待事情有了端倪以後,再由本將軍親身與周軍主將終究敲定為好。如此,既不會令周軍看輕了我們,也為我們留足了退路,免得一旦構和失利,而相乾動靜又傳到了遼陽府那邊,令我們落一個裡外不是人。”韓守忠一麵必定了吳縣令的說法,一麵提出了本身的建議。

本來就對與周軍相對抗冇有一點底氣,若不是東京留守府俄然從遼陽城派來這麼一名官拜遼陽府“鄉丁”都批示使的韓守忠韓將軍坐鎮,早就故意主動開城投降的吳縣令聽罷,當即變了色彩,暴露一副惶恐的神采,吃緊問道:“這,這可如何是好?下官身為朝廷命官,為大遼儘忠理所當然。可這城中百姓倒是無辜的,下官如何忍心看著他們慘遭烽火踐踏、生靈塗炭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