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_第一百五十章 渤海人的野望(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一來幾名“護送”馬隊反應敏捷,二來信號彈擊中城牆垛口後產生了狠惡的閃光和炙熱的火焰,影響了城上弓箭手的對準。以是,固然回過神來的守軍弓箭手亂箭齊發,卻冇有能夠傷到“傳旨使者”及賣力“護送”的四名“保安軍”馬隊。

按照俘虜招認,此番寧州新安城渤海人對抗周軍的行動美滿是有打算、有預謀的。其幕後黑手很能夠就是目前托庇於高美人羽翼下,已經改名王繼的原渤海國王、亡國之君大諲撰之子大光鮮。並且,被王繼(大光鮮)鼓勵參與所謂“渤海複國”的不但是寧州,南麵的複州、姑蘇,東麵的鎮海府、穆州等渤海人相對較多的原渤海故地也在此中。實際上,就連本身之前輕鬆領受的嬪州、海州、耀州、辰州等州縣也有王繼(大光鮮)的親信、親信在活動。隻是後者渤海人所占比例較低,冇法構成充足的權勢,這纔不得已臨時冬眠起來,以待情勢竄改。

固然因為被俘渤海人官職較低,冇法打仗到更加核心的奧妙內容,不能供應王繼(大光鮮)所謂“渤海複國”行動的全數詭計。可光是目前獲得的動靜,就足以令鄒振遠心驚肉跳的了。一來,既然王繼(大光鮮)已經串連了幾近全部遼東半島上的渤海遺民,那麼本身此番南下領受行動必將阻力重重,就算能夠依托周軍的強大氣力臨時壓抑住渤海人的抵擋,朝廷對這些地區今後的管理也不會是一件輕易的事。二來,既然王繼(大光鮮)能夠串連遼東半島上的渤海遺民,那麼就不能解除他一樣會派人去煽動遼陽城以北、原遼國東京道各州縣中的渤海遺民參與到其所謂“渤海複國”的詭計中來。雖說這些州縣中的渤海人數量並不占大多數,但真要鬨將起來,對於處所官府來講也絕對是件費事事。更加首要的是,一旦渤海人肇事,必將會令那些不甘心遼國滅國的契丹人、那些對後周朝廷陽奉陰違、扭捏不定的女真人,以及不肯落空昔日權勢職位、想要持續享用此前的高官厚祿的親契丹漢人們蠢蠢欲動、藉機肇事。換句話說,如果措置不好王繼(大光鮮)的所謂“渤海複國”詭計,十五萬周軍浴血奮戰三個多月的北伐之戰的勝利果實便會大打扣頭,乃至為此後後周朝廷對這裡的統治埋下重重隱患,令遼東半島乃至全部原東京道都墮入耐久的動亂與混亂當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