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癮1_24|11.2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3.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謂:“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成行也。”

4.2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3.5子曰:“蠻夷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熱誠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3.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5.1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監倉當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3.14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覺得師矣。”

3.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3.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何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4.14子曰:“不患無位,患以是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2.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1、3子曰:“巧舌令色,鮮矣仁!”

3.25子謂《韶》:“儘美矣,又儘善也。”謂《武》:“儘美矣,未儘善也。”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覺得絢兮。’何謂也?”子曰:“繪過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11子曰:“父在,觀其誌;父冇,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謂:“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但是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2.10子曰:“視其以是,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