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癮1_28|11.2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2.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為政篇第二論語目次

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2.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故行之哉?”

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冒昧必因而,顛沛必因而。”

4.13子曰:“能以謙遜為國乎,何有?不能以謙遜為國,如禮何?”

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3子曰:“巧舌令色,鮮矣仁!”

3.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3.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1.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因而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3.14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博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4.20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3.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2.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天真。’”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謂:“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但是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3.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成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3.13天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開罪於天,無所禱也。”

八佾篇第三論語目次

4.1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覺得絢兮。’何謂也?”子曰:“繪過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