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第1章 匣中劍自嘯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沈放道:“自古以來,降將皆為世人不恥,然事事皆有例外,遠的不說,隻說我朝。我朝建國名將韋武順公隨我太祖武天子南征北討,安定中原。然在崤山一戰中,以兩萬步騎麵對西秦十萬雄師,在糧草無繼,後無救兵之境下,仍以殘兵奮勇衝殺,終究眾寡不敵,深陷重圍。韋公死守七今後,見救兵有望,不得已降了西秦。太祖得知此過後,每日長歎:非公之罪,實吾之過。不但冇有加罪,反安撫韋公家眷,恩養過於先時。一年今後,太祖與西秦對峙於渭水,兩軍相持不下。韋公星夜單身來投,伏太祖膝大慟,謝太祖恕其家小之恩。太祖亦垂淚,遂恩宥之。後太祖加封韋公行軍都督之職,韋公率眾破秦軍於渭水,滅秦庭於隴西,立不世之功,得諡武順。”沈放歎了一口氣道:“太祖胸懷天下,不以韋公降敵而過之,韋公銜恩以報,君臣同心,終成績大鄭江山。目下天下六國紛爭不竭,戰事頻繁,恰是用人之時,觀陳禹行事,也非宵小之輩。我意,不若效太祖故事,恩養陳禹妻兒,再暗令人至楚國曉之以道理,陳禹必尋機歸鄭,則我大鄭不但重得一大將,更得天下人之心也。”

張銓道:“恰是,這楊繼先名顯,是相州兵馬鈐轄使。兩年前,距相州七十裡處的兩陽山聚起一夥匪寇,為首的叫做鐵頭猻胡賁,不到半年間,便聚起5、七百人馬,打家劫舍、劫掠郡府,無所不為。這楊繼先去歲秋領兵進剿,隻月餘便將匪寇團團圍住,目睹便可一個不留,一網打儘。不想這楊繼先不知怎的,鐵桶般圍住的步地竟綻放一個缺口,教那胡賁帶著十餘人遁了出去。相州太守待楊繼先回師,便著人拿了他下到獄中,一本奏疏參了楊繼先勾搭賊匪,企圖謀反之罪。現在已解到梁都,現正在刑部大獄當中。”

喜好興亡雲煙事請大師保藏:興亡雲煙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趙具輕咳一聲道:“我是帶兵的粗人,不懂你們廟堂這些事。我卻曉得,若不治陳禹之罪,火線將士之心便不得安撫。崇恩到得火線,如何麵對搏命守城的將士,另有那很多戰死疆場的兵將。若火線將士生出叛變,隻怕我也彈壓不住。”

方旭與袁端對視一眼,袁端道:“山遠之言為鄭國大策,實為老成謀國之言,然此時淮南事急,不及慮遠,當謀眼下哉。此事便依《鄭律》處之,諸位覺得如何?”

方旭道:“崇恩說的透辟。”說罷以目視趙具,卻不再言語。

袁端揮手虛按一按道:“升賞之事便如許定下來,過後默之與吏部、禮部再構和細處。”

方旭與袁端皆是沉吟不語,陳封起家見禮道:“相公,這楊顯我素聞其名。此人雖隻是廂軍將領,卻有知兵善戰之名,暮年間掃滅關中諸多匪類,草寇聞其名而喪膽。值此國度用人之時,以此難辨之罪斬武勇之將,豈不成惜。封請以楊顯隨封南征,若能立下軍功也可抵罪,請相公恩允。”

張銓道:“按《鄭律》,臨陣投敵者,滿門男人十五歲以上者斬首,男童與女子官賣為奴,產業籍冇。隻是這陳禹另有些啟事,應州城隻半日便被破,然陳禹卻率三百餘人死守州衙兩日,直至第三日午後,部下兵士死傷殆儘,這才棄械降楚。這似與臨陣畏死,投敵獻城分歧,請相公考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