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第2章 原上馬如龍 (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秦玉隻得隨他出後堂來到後院正房,兩名親兵卻被請到配房安息。秦玉進得房來,那年青將領便在房外將房門緊閉了。屋內還是冇有人,秦玉隻得站在桌旁等待。屋內正中掛著中堂山川、中聯,堂上兩張太師椅,房中擺著八仙桌,木墩,秦玉卻偶然留意,隻迷惑何璠打的甚麼主張。

此次秦玉冇等太久,不到一刻時候,那年青將領便從後堂返來,向秦玉躬身道:“侯爺請先生後堂敘話。”

何璠神采舒緩,撚鬚笑道:“先生所言實在不然。何某為楚臣,淮安為楚地,何某一心隻為大楚,此次出征亦是為楚國複取昔日失地,何某在陣前廝殺,又有何人圖謀火線?何某無後顧之憂,又豈懼陳崇恩知名之輩。先生之言實謬之極矣。哈哈哈。”說罷竟大笑起來。

何璠看完,半晌無語,忽道:“先生請稍坐。”說罷竟起家,拿著那封信,出後堂去了。侍從四人也皆隨他出去,便連那年青將領也隨後跟出後堂。秦玉驚詫。

何璠歎道:“鄭國處四戰之地,卻能如此強大,正在於似先生這般大才層出不窮也。”說罷擺手請秦玉落座,他卻不坐中堂,回身坐在西側首位上。兩名儒生順次坐鄙人首,兩名軍人站在身後。

何璠接過,秦玉這才後退坐下。何璠緩緩拆開信封,取出信來,隻薄薄兩頁紙。展開來看,便見一筆端方鐘王小楷:

那年青將領引著秦玉進了正堂,隻說了一句“先生請坐”便走到堂門口手按腰刀站立。秦玉看看堂內,隻得走到東側首位交椅前坐下,兩名親兵便站在秦玉身後。

秦玉道:“何璠恪守宿州不出,我又無後盾。以今之勢,若戰,實無良策勝之。”

陳封沉吟道:“弟所言極是,若如此,弟有何策應之?”

進了大門,秦玉隨那年青將領來到州衙正堂。堂內陳列彷彿並未變動,正中一案一椅,上懸“明鏡高懸”匾額,案上印盒、令簽、驚堂木一應俱全,椅後一架四扇高山流水黃楊木屏風,屏風後想必該是後門了。堂內隻要本來衙役站立的位置擺放了十六張交椅,便是眾將集會的坐位。椅後“寂靜”、“躲避”的立牌還在,隻是卻一小我影都冇有。

秦玉拱手道:“秦玉受教了。後學年青識淺,不知天下之事,妄自測度,致有虛妄之言,望君侯原宥。”

陳封笑容未斂:“哦?是何動機,說來聽聽。”

“君侯謬讚,大鄭之才,在人儘其用,不在品級凹凸。”

秦玉道:“連日大雨,門路難行。我軍距淮陰隻百餘裡,尚且糧草難繼,那宿州距壽州三百餘裡,門路更是崎嶇難行,難道更加缺糧。何璠雖在宿州城中征糧,但他想將宿州收為楚地,便不能使百姓生出怨心,那便也不能強征。我軍運糧輕易,楚軍卻難,這實是良機。然我曉得製司不肯斷楚糧道,實因其兵多,戰陣之上勝負難料。我也知何璠兵敗以後厲兵秣馬,隻待再決勝負,隻是未得良機。糧道至重,何璠豈能無備,是以不知如何是好,請製司見教。”

秦玉全不睬會,道:“我觀何璠此次兵敗,心中必有不甘,不肯等閒退兵,白白破鈔很多賦稅、性命。恪守宿州,待我軍中有隙可乘,或海內有變,便可一舉挽回頹勢,再占我四州之地,此其一。何璠兵敗不平,現下兵馬亦多於我軍,或想再戰兄長而勝之,然亦未得其機,況兵敗以後軍心渙散,將士思歸,若冇法集合民氣,晉升士氣,亦無勝算,是以伺隙再動,此其二。然此皆細枝末節,”秦玉微微一頓,略一沉吟,接道:“玉覺得,何璠不撤兵,必是慮及楚主以敗北罪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