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二十二 梟傑奪天機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謨站起答道:“稟右丞,蜀國處所降官近千人, 巴蜀四州所需新任官員要五百餘人,朝廷從各地調任巴蜀的官員有二百餘人,餘下的三百官員便要在降官中委派了。然千挑萬選,還是短了七十餘人,多是八品、九品末員。崔左丞要在貢生噹噹選官,然為陳都司還都郊迎之禮擔擱了,至今還未選出。此事章修義奏疏當中都已詳確呈奏,程惟清與職下前幾日也詳細書記了出任巴蜀諸官員的檀卷,職下這便尋出呈與右丞。”

蘇淮指著曾騫笑道:“你這廝,任著銀台司知司,天下事那裡能逃得過你的耳目去?這也還罷了,如果你去任禦史,隻怕要將朝中大小官員彈劾個遍,便是芝麻綠豆大的事也瞞不過你去。”

蘇淮昂首道:“宏邈怎地來了?你不是去觀禮了?大禮已畢?怎地不見相公們返來?”

蔡聳點點頭道:“好,這便尋出來我看。”又笑道:“收了巴蜀一片大好國土,這原是美事,卻不想官員竟然完善至此,這如何說來?”又對曾騫道:“本日可貴安逸,績升多坐坐,你幾個好生敘敘。”說罷回身又進了裡屋。

曾騫笑道:“惟清何必如此當真,我不過閒來無事閒話幾句罷了,哪至於牽涉朝廷、聖名?本日陳征西還都,梁都當中百姓官員,哪個不獎飾陳崇恩功勞?這纔有城中萬人空巷,至西郊觀禮之舉。我隻看不上那起子趨炎附勢之人罷了。有那起人,去歲兵敗朝天鎮之時,憤言陳崇恩無能,若不換了陳崇恩,恐有兵敗亡國之險;到本日陳崇恩得勝還朝,卻又去趕這熱灶頭,隻恐陳崇恩不知他曾出保舉之力,卻不知人家那裡會用正眼瞧他。”

曾騫道:“提及來,裴桑鼎此番功績可也不小,隻他孤身一人入夔州,說動樂籍率三萬將士來降,便是天大的功績了。現在他隨陳征西還都,自是仍要回政事堂的,隻怕不日便要高升了。四位中書當中,裴桑鼎最是年青,入政事堂也是最晚,卻不想先高升的倒是他。這當真是小我造化了。”

曾騫道:“恰是在說陳征西。以我之見,陳征西縱有滅國之功,也比不得徐少保。旁的不說,隻說去歲朝天鎮之戰,我大鄭官軍損兵折將,大敗虧輸,陳征西卻諱大敗為小敗,欲圖諱飾了事,徐少保豈能行這等事?徐少保平生交戰,非論勝負皆是坦開闊蕩,豈有如此行動?隻這一條,陳征西便比不得徐少保。何況我大鄭舉堂堂十萬天兵,殄滅蕞爾蜀國,竟耗時一年半之久,兵馬賦稅更是破鈔無數,莫說徐少保親至,便是盧太尉統兵,也斷不至如此。”

七月將儘,伏天雖還未過,卻也暑氣稍減,不再炎熱難耐。此時雨水減少,氣候乾爽,隻要不在大太陽底下,便還是非常風涼的。

嚴榷笑了起來,道:“蘇中書問的,教我不知如何答話纔好了。”

幾人正說著,忽見蔡聳從裡屋出來,曾騫忙站起見禮。蔡聳笑容滿麵道:“績升不必多禮,且自寬坐。”轉頭對李謨道:“承烈,巴蜀四州的官員還短了多少,有多少是蜀國降官留任,又有多少是新委派上任的?前幾日章修義的奏疏在那裡,是否都有提及?將奏疏尋來我看。”

李謨坐在書案旁,臉上掛著笑意,一邊聽他幾人說話,一邊撿看案上的奏疏,忽的說道:“陳征西自蒲月初九從成都出發還都,一起上走了四五旬日,到昨日纔到新鄭驛。這一起上各地郡府奏報不竭,陳征西率數萬雄師行兩千餘裡路,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如許的將軍,縱有些小小詿誤,也無傷風雅,亦是我大鄭之福。本日我等值守政事堂,無緣得見陳征西得勝還朝的風采,實是我之憾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