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二十三 倉黃歎良弓 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陳封已模糊感覺有些不安,卻不知盧豫究是何意,隻得應道:“是,這幾人都可算是我部將,隻是小我有小我造化罷了。”

陳封道:“我自發得此戰有些幸運,陳封誠意請教,請太尉不必諱言。”

盧豫道:“你儘管說便是,怎地這般婆婆媽媽,好不利落。”

盧豫看了陳封一眼,遊移半晌道:“崇恩既如此說,我便直言不諱了。我亦覺得你此戰過分行險,勝利確是有些幸運。雪夜襲劍閣這一著雖是出奇製勝,卻也是極其凶惡。劍閣天下至險,以三千五百兵馬奇襲劍閣,倘若不成,不但這三千五百人要折在劍閣,便是蜀國,也難再圖了。”

窗下這條街,恰是樊樓正門,通往宮城東華門,卻並不非常寬廣,此時兩撥人正堵在街上,相互叫罵,互不相讓,周遭看熱烈的百姓越聚越多,已將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任誰也過不得了。

按鄭國規製,在梁都隻要三品以上官員才氣乘坐八抬大轎,看他走這條路,似是奔東華門入宮而去。再關照衛兵馬,竟是有內侍,有梁州府差役。是誰乘坐這抬大轎?又是何人竟膽敢擋住這等大轎行走?

陳封大笑道:“溢之兄這番讚譽,實在教陳封愧不敢當,陳封不過幸運,行險得勝罷了。”忽地瞥見盧豫麵色淡然,在一旁單獨喝酒,心下一凜,便即接道:“我是後生長輩,一介武夫罷了,那裡便能為大鄭官兵打出骨氣了?我大鄭官兵唯仰仗盧太尉一人耳。”又轉頭向盧豫道:“太尉,此戰以後我經常回思,總覺似那裡差了一些,卻又不知差在那邊,百思而不得其解。太尉覺得,此戰可有忽略之處?太尉身經百戰,必有以教我,請太尉見教。”

“這恰是崇恩過人之處。”盧豫睨了陳封一眼,道:“你出兵蜀國之前,你這幾個部將我並不熟諳,待你出兵以後,我暫執掌戍衛梁都之職,這才熟諳這幾人。王鳳、王煥、陳肅...陳肅是崇恩族弟?嗯,那便是了。王鳳雖非崇恩部將,卻也曾在崇恩麾下效力。這幾人都是熟知兵法,識見不凡之人,想必便是在崇恩麾下曆練出來的。”

陳封道:“那轎中之人是誰?溢之想必已猜出了。”

盧豫微微一笑,道:“崇恩屯田待機這一著並不為錯,隻是出兵機會卻嫌略晚了些。如果我用兵,當在秋收之時便出兵。屯田隻為懶惰蜀軍,秋收之時已足矣。當時我可誘使蜀國出兵來劫我糧草,卻悄悄變更兵馬,出兵疾插昭化與劍閣之間,截住夏侯蹇退路。我以重兵恪守蜀軍退路,便與崇恩取下劍閣普通,卻不必行險去攻劍閣。嗣後崇恩變更兵馬極其精美,再依此調兵,仍舊可全取夏侯蹇兵馬。夏侯蹇若敗,劍閣自不待言。我在利州兵馬多過蜀軍一倍,若能穩中求勝,豈不強似行險?”

陳封道:“你去探聽一番,看兩邊都是何人?”

盧豫不去看陳封,又接道:“若劍閣不下,夏侯蹇得知此事,必遣重兵以固劍閣,再謹防退往劍閣通路。如此,兵事稍有倒黴,夏侯蹇便可全軍退守劍閣,我雄師要想再進一步,難如登天了。”

洪慶無法道:“這轎中之人,多數是內侍省左承天門供奉閻禮。”

洪慶也笑道:“本日這位將軍出都,明日那位將軍出都,隻我整日裡悶在梁都。我倒盼著有一日聖高低旨,命我出都戍邊,方纔有領兵大將的威風,強似我在這梁都,空擔著都批示使浮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