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三十二 朔風起邊陲 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克讓雖是疆場老將,以我看來,倒是名不符實。延佑年間河北一戰,璧城冒死剿襲安肅,斷了燕軍歸路,燕國十五萬雄師在我河北境內無路可退,恰是一克服之之良機。李克讓卻躊躇不決,遲疑不前,乃至坐失良機,被燕軍逃了歸去。此戰如果父親在,或是陳崇恩為主將,必是一場大勝。此戰若勝,可保河北十年承平,燕人斷不敢再覬覦我國土。可歎李克讓謹慎不足,膽略不敷,更放縱部將違命,纔有縱敵之事。似此等人,怎能與慕容三將對敵?觀李克讓坐鎮河北十年,若無父親在,可曾有一克服過燕國?延佑八年河北之戰雖也算小勝,卻全賴陳崇恩、秦璧城之功,李克讓全無半分功績可言。此等樣人,竟居一方主將十數年,難道天下笑談?”

喜好興亡雲煙事請大師保藏:興亡雲煙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秦玉道:“是。使君償言,代國不敢來攻我,為因河東有使君主政,我以一郡當代國傾國之力亦是綽綽不足。即使昔日我鄭國不似本日之強大時,代國若無燕國為援,亦不敢等閒來犯。現在李敢不得不出兵,他又豈敢孤軍犯我天朝上國?是以秦玉覺得,李敢若來犯,必請燕國出兵,可慮者實在燕國矣。”

裴紹長歎一聲道:“我本日才見地永業之才。永業於戰勢朝局洞若觀火,分解鞭辟入裡,如此大才,朝廷竟不能用,殊為可惜。”

徐慎道:“河北有李克讓五萬雄師,燕國即使出兵又能如何?代主終不敢要燕軍穿過他要地,經太本來援。燕代一同出兵,不過是為分我國力,然我河東兵馬賦稅自給足矣,並不仰仗河北,他河北自去與燕國對敵,我隻應對代國便可,又何必顧慮燕國?”

“這數年河北無戰事,李克讓又大哥幾歲,已無昔日之大誌。我聽聞河北軍務早已懶惰,將士亦不複昔日之勇,又何故對敵燕軍?以此燕國若出兵河北,李克讓必敗。河北雄師若敗,軍心士氣非論,朝廷必屯雄師於大河沿岸,那裡故意再顧我河東?當時我河東右翼儘在燕軍兵鋒之下,兄長還可隻一心應對代國麼?又豈能說河北戰事與我河東無乾?”

徐慎長歎一聲道:“然你這番結論確是切中關鍵,我思慮不周,不及你遠矣。”

徐恒斂容道:“兄長,河東河北雖有太行大山相隔,卻實是一體,切不成顧此失彼。我鄭國若失了河東河北,國亡有日。”

徐慎一笑道:“你也不必寬我的心,於戰事上我確不及你。你少時便有才名,兵事又是你所長,我不及你也非異事,我何必自欺欺人?你也不必自謙。三郎,我隻問你,若要防備燕軍,該當如何排布纔好?”

“陳崇恩雖與李克讓皆為都司,倒是新晉,後生長輩罷了,勳位不過征西將軍,李克讓倒是四十年老將,勳封前將軍,定不肯居於陳崇恩之下。朝廷為免邊將反麵,縱遣陳崇恩入河北,也定教他二人互不統屬,各自為戰。若如此,當命孫翼騰率千靈衛赴霸州,助李克讓穩固雄州霸州防地,陳崇恩率一衛兵馬入駐真定,守住真定、平山、靈壽一線,擋住井陘入口,則燕軍一枝孤軍深切我河北要地,定不能耐久,若能尋機將燕軍孤軍圍而殲之,則可定河北。河北定則我河東無憂矣。”

徐恒道:“燕國慕容三將皆是當世名將,我覺得,他若出兵,需求雙管齊下,先出雄師逼近霸州雄州,再分一枝精銳騎軍插入河北要地。如此,河北邊軍用心它顧,便不能儘力對敵,則雄霸二州敗多勝少,我河北之地危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