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三十二 朔風起邊陲 6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宋質道:“我早推測崇恩必不辭辛苦,有如此忠臣良將,實是國之幸事,朝廷之福。聖上慧眼如炬,識人用人,纔有崇恩本日。不然,國度危難之時,當真不知何人可用是好。”

陳封道:“如此說來,政事堂之意,隨我出征的,隻天璿衛一衛兩萬五千兵馬了?不過是要比及石都司還都,新任都統製使上任以後了?”

陳封轉向袁端道:“袁相公,燕國若出兵,動輒十數萬雄師,河北地廣,又儘是平原,無險可守,全境不過十萬兵馬,那裡夠用?又要如何修建防地?罡風衛雖是戍邊多年,然荊湖久無戰事,他又不缺兵員,為何不能出征?嗯,罡風衛麾下昴營戍守淮南,曾與楚國何璠一戰,折損些兵將,然他雄師未曾毀傷,出征又有何妨?袁相公,罡風衛縱隨我出征,都中仍有三衛兵馬,雖說皆是怠倦之師,卻正可在都療養,我如有五萬兵馬出援河北,便可與燕人安閒周旋了。請袁相公三思。”

袁端歎口氣道:“崇恩,我如何不肯你能安閒些?這事政事堂還未稟奏聖上,然我等商討再三,此事即使稟奏,聖上也定是不肯允準的。如你所言,都中有三衛兵馬,雲衝衛不去說他,他雖有些折損,現在卻也補足了兵額,雖未經練習,保衛梁都約莫也夠了。但右武衛、神武衛兩衛倒是才經大戰,又馳驅近三千裡才得回梁都,如許兵馬,短光陰內,如何能答覆元氣?崇恩,河北在我等眼中相稱要緊,然在聖上與滿城勳貴眼中,畢竟不及梁都多矣。我如此說已是不敬了,幸而本日在坐之人皆是國之忠臣,定會諒解我的苦心。既是如此,我等便也該諒解聖上纔是,如果梁都保衛兵馬不敷,聖心不安,民氣亦不穩,我等便也隻得竭力為之了。崇恩,這些兵馬要挽河北大局,原是不敷,如果旁人領兵,我們這幾個當家人隻怕要憂心忡忡,寢食難安了。幸而是崇恩領兵,崇恩年富力強,卻已名震天下,乃是當世之名將。有崇恩親赴其勞,我們這幾個才氣放心,是以隻得請崇恩將這無米之炊烹出好菜來了。”

陳封看看袁端、宋質兩位宰相,他二人卻不言聲,又看崔言,崔言也不語,隻聽裴緒道:“陳都司,現在都中有三衛兵馬,待石都司班師,又有兩衛兵馬還都,那便是五衛兵馬了。按說這些兵馬已充足調撥,但這幾衛卻多是兵員不敷。雲衝衛隨陳都司伐蜀,纔回梁都三月,現在所缺兵員雖已補足,卻未經練習,隻怕難以交戰。罡風衛還都隻一月,雖說所缺兵員未幾,然他戍邊多年,甫回梁都便再出征,隻怕有礙軍心士氣。石都司麾下龍驤軍右武衛、神武衛曆經大戰,現在能戰者已不敷四萬,又是長途跋涉返來,也不宜再出征。是以...是以可隨陳都司出征的,也隻天璿衛一衛兵馬,當時都中雖說仍有四衛兵馬,卻也不過八萬罷了,若再少,兵部是定不肯承諾的。”

陳封道:“宋相公謬讚,陳封受國之厚恩,唯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裴緒道:“若如此,也唯有陳都司親往方有勝算。隻是現在梁都隻都司一名大將,都司若去,這梁都防務卻要何人執掌?隻怕聖上也不會允準。”

陳封道:“河東有秦璧城左驍衛兩萬五千兵馬,倘若能擋住燕國援兵,不教他進入河東,便不必增兵。河北李克讓麾下隻鳳翔軍青鸞衛與熊飛軍天樞衛兩衛五萬兵馬,卻要守霸州、雄州、保州、定州、莫州五處州縣,分兵則弱,兵馬實有些不敷,所倚仗者,不過城堅池深罷了。然朝廷並無很多兵馬增兵河北,那便隻得請李克讓死守城池了。隻需城池不失,燕國雄師便不敢深切河北,河北戰勢便仍可保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