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三十 秋風悲畫扇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喜好興亡雲煙事請大師保藏:興亡雲煙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陳封拱手道:“盧太尉是我鄭國柱石,天然是一心為我大鄭,陳封豈敢不察?倘若能利於國度朝廷,陳封天然也不敢推讓。”

鄭帝又道:“前人雲:將相和則萬事興,諸卿都是我鄭國股肱之臣,你們雍熙敦睦,纔是國度昌隆之象。這些小事,原也不必計算過火。”

崔言又轉向鄭帝,道:“陛下,盧太尉所說降旨告誡乃是小事,臣亦不覺得然。此乃我大鄭四十萬禁軍軍心所向,如果無端加罪於功臣,不但不能儆諸軍,反要亂了軍心士氣。請陛下明查。”

盧豫道:“陛下,政事堂曲解了臣的意義。臣並非定要陳崇恩擔責,臣覺得,此事若無一個大臣擔責,隻怕難服天下臣民之心,便是由臣擔這罪惡也是無礙的。隻是臣思來想去,陳崇恩較臣更恰當些。一來陳肅是陳崇恩部將,又是陳崇恩之弟,陳崇恩有管束之責,二來陳肅乃是陳崇恩保舉,陳崇恩有保舉之過,是以臣纔有此說。如果政事堂覺得不當,便由臣來擔此罪惡也罷。”

世人聽盧豫侃侃而言,都有些驚奇,不知他如何肯就此放過陳封。待到聽他最後一句,不覺一驚,紛繁側目。

“本日之事,用不幾日必將傳遍天下,天下人一定便笑我鄭國軍務荒廢,但若此事就此一筆帶過,並不究查一人罪惡,隻怕便要被人嘲笑了。當時人不笑我鄭國治軍不肅,反要笑朝廷不敢處治武將,豈不使我大國顏麵儘失?再者,今後將士們但有一絲不滿,便即擁兵叛變,朝廷又該如何措置?政事堂如此措置,不能昭天下,不能儆諸軍,臣覺得,似有不當之處,請陛下明鑒。”

崔言道:“盧太尉責我政事堂措置不當,臣原不敢回嘴,但臣聞盧太尉之言於道理分歧,卻不敢不駁。”

政事堂幾小我都老於政事,豈能不知盧豫之意,但此時卻不能冒然開口,世人便一齊望向鄭帝。

鄭帝微微一笑,道:“盧太尉之言似有幾分事理,陳崇恩亦有古大臣之風,政事堂幾位宰輔意下如何?”

“盧太尉說要陳崇恩擔些罪惡,臣卻實不知陳崇恩何罪之有。本日肇事之熊飛軍天璿衛確是陳崇恩麾下,然盧太尉身為禁軍都宣撫使,這些人便不是盧太尉之麾下麼?若說陳崇恩有罪,盧太尉便無罪麼?若說陳崇恩執掌梁都衛戍,梁都駐軍生亂便是陳崇恩之責,然陳崇恩出兵兩年,還都不過仲春,這兩年間倒是盧太尉主持梁都防務,若細究起來,隻怕盧太尉之罪惡反要大過陳崇恩了。”

盧豫轉頭向陳封道:“崇恩,我此說非為懲罰你,實望你為我大鄭禁軍之榜樣。朝廷也並非當真要懲罰,不過是聖上親身下詔告誡一番也就是了,連罰俸都不必有。如此,崇恩並未有涓滴受損,卻可使眾將士惕然,想來崇恩也不會推讓。還望崇恩體察我之深意。”

崔言待要出言辯駁,卻見袁端使個眼色,便住了口。隻聽袁端道:“盧太尉之意,是說此事必要處治幾個官員,方能顯現我大國之法度,卻不知盧太尉覺得該處治哪個?”

世人又看袁端,袁端還未開口,卻聽崔言道:“陛下,臣越禮,有話要說,請陛下恕罪。”

鄭帝卻不動聲色,隻看了盧豫一眼,道:“盧太尉有何憂愁,直說就是。這裡都是朝廷重臣,盧太尉不必諱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