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三十 秋風悲畫扇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本日之事,用不幾日必將傳遍天下,天下人一定便笑我鄭國軍務荒廢,但若此事就此一筆帶過,並不究查一人罪惡,隻怕便要被人嘲笑了。當時人不笑我鄭國治軍不肅,反要笑朝廷不敢處治武將,豈不使我大國顏麵儘失?再者,今後將士們但有一絲不滿,便即擁兵叛變,朝廷又該如何措置?政事堂如此措置,不能昭天下,不能儆諸軍,臣覺得,似有不當之處,請陛下明鑒。”

崔言又轉向鄭帝,道:“陛下,盧太尉所說降旨告誡乃是小事,臣亦不覺得然。此乃我大鄭四十萬禁軍軍心所向,如果無端加罪於功臣,不但不能儆諸軍,反要亂了軍心士氣。請陛下明查。”

鄭帝又道:“前人雲:將相和則萬事興,諸卿都是我鄭國股肱之臣,你們雍熙敦睦,纔是國度昌隆之象。這些小事,原也不必計算過火。”

袁端道:“陛下,默之年青,心機比我們這些老朽活泛,臣一時想不及這很多,然諦聽之下,卻覺默之之言也甚有事理。”

宋質道:“陛下,臣覺得,崔默之之言甚合為政中庸之道。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施政不著陳跡方為大道,若決計為之,便落了下乘了。”

盧豫道:“陛下,我鄭國自禁軍大成以來,從未有過叛變之事,前番有兵將肇事,尚是五十餘年前,先太祖武天子之時。彼時國朝新立,軍馬初成,先太祖但逢兵變,每以安撫了事,實因當時天下狼籍,欲成大事,須先定民氣之故。然彼一時此一時,現在我鄭國禁軍大成,擁兵四十萬之眾,兵鋒強大,天下震懾。然雖人多勢眾,卻也其心各彆,若不能獎懲清楚,隻怕便難以管束。”

世人又看袁端,袁端還未開口,卻聽崔言道:“陛下,臣越禮,有話要說,請陛下恕罪。”

世人聽盧豫侃侃而言,都有些驚奇,不知他如何肯就此放過陳封。待到聽他最後一句,不覺一驚,紛繁側目。

鄭帝微微一笑,道:“盧太尉之言似有幾分事理,陳崇恩亦有古大臣之風,政事堂幾位宰輔意下如何?”

盧豫道:“是,臣本便是為陛下守門的老卒,臣雖較昔大哥了幾歲,然如果有刀在手,隻怕也無人敢近臣的身。”笑了兩聲又道:“陛下,臣也覺得陳崇恩措置得法,政事堂所論也是極當。首惡任惠已伏法,其家小如何措置便非我武將該問之事。陳肅雖有過犯,即使當真剝削軍餉,既已身故,便也無從詰問。婁營眾將士固然從惡,但國度用人之時,命其戴罪建功,也是朝廷仁德。至於陳崇恩,以雷霆手腕停歇事情,確是有功於國,即使是臣親臨戰陣,隻怕也不能如此。”

政事堂幾小我都老於政事,豈能不知盧豫之意,但此時卻不能冒然開口,世人便一齊望向鄭帝。

崔言道:“盧太尉責我政事堂措置不當,臣原不敢回嘴,但臣聞盧太尉之言於道理分歧,卻不敢不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