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政事堂,卻不見二位宰相,隻蔡聳與幾位中書舍人在屋內忙著。蔡聳見陳封到了,便道:“原說本日在政事堂議事,便喚了崇恩你來,卻不想聖上看了漢中奏報,便召了二位相公並崔默之一同到紫宸殿議事。聖上親命崇恩到了便速去紫宸殿見駕。”
“卻不想沮水東岸有蜀軍策應,趙都司中了蜀人埋伏,被數千蜀軍團團圍住。趙都司突圍不出,終究力竭而死,以身就義。一千輕騎也折損了五百餘人。”
玄月半時,陳封的家眷纔到梁都。父母妻兒,一家長幼有二十餘口,隨行的馬車也有二十餘駕,三弟陳圭也來了梁都,隻留了二弟陳壋一家在老宅中打理家事。一時候梁都中很多同僚都到府中道賀,陳封直慌亂了兩三日方纔消停。
自打進了玄月,秋意愈濃,太陽雖仍高高掛起,卻再冇有了火辣的熱意,曬在身上,隻覺暖融融的渾身舒泰。這日巳時,陳封接到政事堂急召,便在這太陽下,急倉促趕往政事堂。
陳封謝了座,這纔看到須彌座下設了兩排座椅,右首坐了袁端、宋質二位宰相與尚書左丞崔言,右首隻坐了盧豫一人,便坐了盧豫下首。
陳封道:“如果兵多之時,火線、梁都自是都要重兵駐守。可現在兵馬不敷,遣重兵駐於邊陲便是為防兵敗。如果邊陲兵少,便是必敗之局,賊兵殺來,疆場便在梁都城下。與其如此,不若增兵邊陲,將疆場推到邊陲,梁都反而無憂。相公們請細思但是如此?”
鄭帝說完,目光掃視世人。此時自是該鐺鐺朝輔弼說話,袁端也是毫不遊移,站起道:“陛下,臣等初聞此事也是悲忿莫名。趙練材身為一軍主將,還是身先士卒,甘冒矢石,這纔有此之失,實是忠勇可嘉。西蜀小邦,數犯我天朝上國,隻因我大鄭以仁孝治天下,不肯擔淩辱強大之名,這才既往不咎。卻不想宵小無行,膽敢無端犯我國土,斬我大將,此誠以怨報德也。何況當今蜀主無道,殘暴荒淫,窮奢極欲,乃至蜀中赤地千裡,民不聊生。我大鄭承中原正統,自有匡扶天下之責,便該弔民討伐,興仁義之兵,救蜀中百姓於水火。臣等鄙人,願興陛下之誌,戮力同心,以彰仁義之道。”
內侍通稟,聖上傳召,陳封進了紫宸殿。本日議事卻不在鄭帝寢宮,而在紫宸殿正殿內。陳封進門便見鄭帝高高階坐在須彌座上,洪福侍立在側,便跪下行了膜拜大禮。
隻聽鄭帝道:“我大鄭禁軍都批示使竟於陣前被殺,這是建國以來從未有過之事,於我大鄭實是奇恥大辱。蕞爾西蜀,竟放肆至此,若不滅了西蜀,豈不教天下人藐視了我大鄭。本日召卿等來,便是議一議此事。朕已決意伐蜀,卿等有何建言,本日無妨儘數說來。”他語意雖激昂,聲音卻還是冷酷乾澀,毫無起伏。
“據奏報,趙都司在興州得知齊郎中到了南鄭,卻並未回南鄭,而是又去了三泉。那三泉與青烏隔嘉陵水相望,是接蜀軍最前沿的地點,由虎賁軍天雄衛都統製於介率軍一萬鎮守。玄月十八,蜀軍突襲了三泉火線金牛鎮。金牛鎮設有一處興安倉,因是秋後,存糧有萬石之多,被蜀軍劫去兩千石糧米。金牛鎮守將,於介麾下一名察看使被殺。趙都司得知此事,立命於介率五千軍馬沿蜀軍歸路追殺,趙都司卻親率一千輕騎,抄近路趕到沮水東岸截殺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