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陳封要在綿竹休整兩日再進軍,但程備卻說恐蜀主得知綿竹失守,覺悟過來,遣成都精兵扼守雒縣,當時又要多生波折。
正慌亂間,突見不遠處山後轉出一支雄師來,當中將旗飄蕩,上書一個“楊”字,倒是陳封命楊顯率兩萬雄師伏於不遠處,此時乘勢殺出,正接住蜀軍。
但後隊蜀卒全不知火線之事,仍舊向山下衝來,兩方兵馬正撞在一處,又是混成一團。
哪知世人在城下叫喚半日,城上卻全不睬睬。程備不甘心,欲待至城下再叫,隻近了些,城上立時射下箭來。程備無法,隻得引世人退回營寨。
陳封嘉許楊顯,又命楊顯嚴厲軍紀,不得滋擾百姓,亦不成放過蜀國殘兵。有願降者,不得濫殺。
鄭軍架填壕車超出護城河,再攀雲梯向城上衝鋒。但城上蜀軍籌辦極其充沛,箭矢木石傾瀉而下。鄭軍攻了半日,竟不能攻上城頭。
綿竹在漢州府治下,綿竹失守後,漢州再無兵馬戍守,漢州也便望風而降,其他城池也皆開城迎鄭軍入城。
到了未時,見仍無人能登上城頭,攻城兵馬又傷亡甚重,陳封傳令徐慷兵馬撤下,換楊顯兵馬攻城。楊顯領命,率軍策應徐慷撤兵,又重新投入攻城。
蜀軍見了,立時亂作一團,前軍甫一接陣便即敗退。蜀軍中將領見鄭軍勢大,即撥馬向山上逃去,蜀卒冇了將領,更是不知所措,便有跪地乞降者,也隨將擁有向山上逃去者。
火線的兵馬源源不竭進城,城內的廝殺則緩緩向前推動,不一時,兩萬雄師儘數進城。自此,勝負已定。
程備苦笑兩聲道:“都司切莫輕敵,雒縣雖小,城池卻堅毅非常。蜀人若一心恪守,隻怕有些難攻。然他不肯降,又不肯出城來戰,除攻城也彆無他法。後日攻他一日再議不遲。”
但這雒縣自古便是樞路之地,乃是成京都戶,是以雖隻是一座縣城,城牆卻高大堅毅,護城河也有3、四丈闊。城中本來便有三千兵馬駐守,主將是蜀國偏將軍董塗,另有雒縣令王邯在此鎮守。
陳封深覺得然,便即傳令,明日一早雄師開赴,兵進漢州。
鄭軍一起未作逗留,馬不斷蹄,隻數白天,便到了雒縣城外。
楊顯見了,知是有人策應,便即一聲令下,兵馬一齊向城門湧去。前麵的兵士奮力推開厚重的城門,見門內仍有兩撥人在廝殺,一撥人隻要約莫五十人,儘皆扯掉蜀禮服色,料是己方內應,便即上前互助。
亂了好久,後隊蜀卒見前隊蜀卒冇命般向山上奔逃,方纔知覺,這纔跟著人潮向山上退去。哪知退到城下,卻見城門緊閉,已經冇法入城。
見程備怏怏不樂,陳封笑道:“無患不必煩惱,他不肯降乃是自取死路。他這小小城池焉能擋我雄師?他與成都通道亦被我擋住,雒縣不過孤城耳。今明兩日攻城東西必可完整,後日我雄師攻城。縱是我數萬雄師一擁而上,也將這小小城池踏為高山了。”
鄭軍兩萬兵馬列成十個小陣,攻到城下,見城下跪著萬餘蜀國新兵,口中呼喊願歸降鄭國。便在此時,城上竟突地放起箭來。
入夜時,綿竹城清理已畢。這一戰,殺死蜀卒千餘人,歸降者兩萬餘人,隻走了蜀軍主將孟軛。鄭軍戰死者百餘人,先前潛入綿竹為內應的一百五十人中,有七十餘人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