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_十三 淮南草木盛 1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羽與李汜趕到山腳下,各自上馬,率人向兩側山上追去。張羽遠遠瞥見山林中一個身影,便命親兵速去追逐,他卻停下腳步,取下背上弓,張弓搭箭,覷得親熱,一箭射出,正中那人後背。那人中了箭,又奔出幾步,便即栽倒在地。眾親兵一聲喝彩,張羽快步趕上,與親兵持續搜尋。

李汜疑道:“統製,這處所安營甚好,做疆場也使得,卻不便設伏,統製如何看個冇完?”這李汜本是軍漢出身,原無大名,因家中行四,人皆稱為李四。隻因在軍中屢建功勞,文越一步步汲引他,直做了察看使之職。往吏部呈報之時便順手填了李汜之名。

張羽並未走通海嗎,而是從南路山地當中進入楚境。這條路山深林密,人跡罕至,極易躲藏,便不易被楚人發覺。

張羽道:“好,就是如此。”

張羽看看輿圖,知此處必是洪崖,過梁水十餘裡,便是臨淮往青陽的必經之路。張羽也不急,命兵士於岸邊尋隱蔽之處躲藏起來。到了夜裡,命習水兵士牽十餘條長索泅過水去,其他兵士馬匹便緣繩索度過梁水。

這林間矮樹灌木極密,雜草也有一人多高,放眼望去,不見一絲人影。張羽遍尋不見,心內煩躁,突地靈光一現,大聲喝道:“在這裡了。”便見右邊二十步開外雜草一陣閒逛。張羽快步趕去,果見一條身影從草中竄起,又向前跑去,但在這草樹之間卻如何跑得快?隻跑出十幾步便被張羽趕上。

過了梁水,連夜又趕5、六裡路,見有一處山坳密林,張羽便不肯再走,命兵士在林中歇宿,生火烘烤身子衣衫。第二日也不再走,張羽遣了數十人充當標兵,四周探查楚軍意向,這一日卻並無動靜。

那楚兵拔刀回身向張羽砍去,張羽側身避過,順手抽出腰刀,橫掃而出,將那楚兵攔腰截為兩段。張羽幾個又搜尋一時,卻再不見人影,猜想逃往這邊的楚兵隻要這兩個,遂將那二人屍身拋於林密處,便下了山來。

彼時張羽剛轉過一處山腳,昂首便見到裡許外幾個楚兵劈麵走來,顯是楚軍巡山崗哨。隻因相距甚遠,張羽一時未看清有幾人,便倉猝號召李汜道:“李汜,你我兩路包夾,彆走了他們。”

喜好興亡雲煙事請大師保藏:興亡雲煙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徐恒道:“此事不能緩,卻也不宜過急,我預算光陰,鶴霄後日一夙起兵便可。三日內趕光臨淮、青陽之間,便可截住楚軍。”

張羽卻嘲笑兩聲道:“徐先生這是在激我了?倒是大可不必。張羽若受了軍令,必奉令而行,毫不敢忽視粗心。張羽雖性躁,卻分得清輕重緩急。縱是冇有先生這番話,我也毫不會視軍令如兒戲。這很多將士性命在我手中,我豈敢以一人累全軍?”

張羽“唰”地站起家來,恭施一禮道:“張羽領命。何時出兵?”

李汜遊移道:“或是四個,我等搜尋極是詳確,這等密林,他能逃到那裡去?”

徐恒道:“好,既如此,我再無贅言。依我猜想,何璠兵至泗州,必分雄師至臨淮,再由臨淮分兵安河、翟家灣、青陽諸處。由泗州至臨淮這一起兵馬必多,又距我太遠,冇法襲之,我便襲他由臨淮至青陽這一起。青陽本有三千楚軍,增兵也不過2、三千人罷了,臨淮至青陽近百裡,行軍要兩日,恰好伏擊。鶴霄可率一千人馬在這條路上設伏擊之,此戰一要擊潰楚軍,二要滿身而退,若能引得楚軍來追入我大鄭國境,鶴霄便是全功。”略一頓,徐恒又接道:“此事有幾點難處鶴霄要留意,一是路途悠遠,又要深切楚境,鶴霄要避開楚人耳目纔好設伏;二是青陽以東我等亦未曾看過,山川途徑不熟,鶴霄不但要尋到埋伏之處,還要看好撤兵線路,方好脫身。然這些於鶴霄而言也並駁詰事。鶴霄撤兵之時,若無追兵,便可直入通海,我自會命馬衛疆策應你;如有追兵,卻無妨往香澗退去,振遠那邊的馬隊,正有大用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