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略作思忖,便輕啟貝齒,吟出:“幽林謐靜詩心逸,碧葉扶疏畫意融。”
隨後,我變出駿馬,毛色光鮮,神駿不凡。我耐煩教四位女子騎馬之術,她們開初謹慎翼翼,未幾便把握了方法,於桃林中信馬由韁,笑聲如銀鈴般在瑤池迴盪。
隨後,我們又以“科舉之途與賢才提拔”為題,各賦詩詞一首,以抒己見。
李清照略作思忖,隨即出題:“今論富國安民之策,先生覺得當如何施為?”
班昭淺笑點頭:“此詩已然可觀。先生可知,詩詞之意境營建,貴在奇特與深遠。此詩描畫桃林雅會之景情,若能於平常中見別緻,更上層樓。如‘墨染芳菲’一句,可拓展為‘墨筆輕描芳菲處’,增加畫麵之靜態感,仿若可見先生揮毫之態,使詩意更新鮮活潑。”
我們一同坐入車內,我輕啟法力,汽車緩緩前行,穿越於桃林之間。桃枝拂麵,花瓣飄落在車窗之上,好像天女散花,構成一幅絕美的挪動畫卷。
這一夜,桃花源中詩韻飄香,文思盪漾。我們於詩詞文章的切磋中,不但促進了相互的才情學問,更對這人間的治國理政之道有了更深的感悟。而我也深知,在這奇特的異天下之旅中,每一次的交換與學習,皆是貴重的財產,將為我將來的征程照亮前行的門路。我等候著在這桃花源中持續摸索、生長,謄寫更多屬於我們的出色篇章。
魚玄機輕拍玉手,讚道:“經此一改,詩味頓生。然尾句‘化清風’稍顯平平,可改成‘韻萬重’,既照顧前文之景情融會,又強化了詩意之豐富,使整首詩更具回味之韻。”
魚玄機接道:“墨韻染考場,才情試劍芒。龍門騰踴處,社稷譜華章。”
謝道韞手持一片嫣紅桃花,目光凝注其上,神采和順似水,輕聲說道:“詩詞之魂,在乎情也。情動於心,方能於筆端綻出繁花。先生觀此桃花,其榮枯之態,皆可為情之寄寓,化入詩章當中,便可得詩詞之精華。”
未幾,我們的話題又轉至詩詞文章的更高境地——科舉之文。李清照笑語盈盈,眼中閃動著靈動的光芒,對我說道:“先生,您的文才我等已然見地,本日無妨來一試這‘科舉之文’。在我所處之宋朝,雖尚未有後代那般完整之八股體裁,然科考亦重經義策論,乃是為國選材之要途。今我便出一題,先生可據此闡述治國大略,也好讓我們一飽眼福。”
我依言點竄,心中豁然開暢:“墨筆輕描芳菲處,桃林秀色伴霞紅。雅士才子意韻濃,詩心雅意韻萬重。”
班昭手持書卷,微微點頭:“文中對政令之闡述,可援引古之賢君善政之例,如貞觀之治時唐太宗之治國方略,以佐論證,加強壓服力。唐太宗廣納賢才,謙虛納諫,推行輕徭薄賦、疏緩科罰之政,初創亂世之景,可為今之鑒戒。”
“團長統統安好,深得馬駒徒弟賞識,想必今後必能成績一番大業。”我回道。
我受教匪淺,再次改過:“桃林秀色伴霞紅,雅士才子意韻濃。墨染芳菲情入卷,詩心雅意韻萬重。”
四位女子麵露讚成之色,眼中的承認與鼓勵讓我心下稍安,亦更添了幾分研學詩詞的決計。我們圍坐於石桌旁,一場深切的詩詞研討之旅緩緩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