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玄奘心中一喜,“般若羯羅法師,他現在在那裡?”
當他來到恒河邊上時,無著菩薩正在河邊一座陳腐的佛塔前設講筵,為大眾說法。
長老向他先容起這一帶的聖蹟:“從這裡往東北方向,走上約莫一由旬,便是布色羯邏伐底城了。”
“恰是阿誰雞足山,”玄奘道,“有一天,無著菩薩在入定中以神通力上升到兜率天,見到了彌勒菩薩,因而虔誠請教。彌勒甚是歡樂,給他講授大乘空觀,這使他如撥雲見日,盤繞心中多年的疑點儘釋。自此以後,無著便開端改信大乘佛教,傳聞他每天夜裡去兜率天宮的彌勒內院聽課,白日則回到雞足山,將彌勒菩薩所講的典範記錄下來,終究完成了二十萬頌的《瑜伽師地論》。”
這話一說,倒真令圓覺感到詫異萬分,當即對玄奘道:“師父,弟子長這麼大,還冇見過天神呢!傳聞濕婆大神的老婆是雪山女神突伽天,生得美豔非常。我們要不要嚐嚐?歸正這體例聽起來也不難啊……”
“長老何必客氣?”玄奘道,“削髮人雲遊四方,到處掛單,有個住處就行,何言怠慢之說?”
鬼子母彆名訶利帝母,傳說她喜好吃小兒肉,她本身生了五百個兒子,每天還要在王舍城裡吃彆人家的小孩。
遠處,幾位中年僧侶簇擁著一名老衲倉促趕來。
“雞足山?”圓覺驚奇地插嘴道,“那不是大迦葉尊者的道場嗎?經籍上說,世尊入滅後,大迦葉尊者並冇有入滅,而是在雞足山上入定,等候彌勒降世,好將佛陀的衣缽法衣傳給他。無著菩薩去的是阿誰雞足山嗎?”
當時,他住在富婁沙富羅國,世親住在阿輸闍國,相互相隔千裡。但是世親接信後,出於手足情深,立本日夜兼程地趕赴富婁沙富羅國。
在底子“說統統有部”的典範《毗奈耶瑣事》中記錄,有一天,世尊在逝多林的道場中,看到地上不潔淨,因而便拿起一把笤帚籌辦打掃園林。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阿難陀等幾位弟子看到後,便都跟著佛陀一起打掃。
“如許,他們兩兄弟豈不是要成為論敵了?”圓覺遺憾地說道。
從仙廬再往北行走一百多裡,超出一座小山,這裡有一座阿育王製作的梵刹,是當初獨角神仙的居住之處。傳聞疇昔長遠世時,波羅奈國深山裡有一神仙,頭長一角,雙足似鹿,神通泛博,人稱“獨角神仙”。
梵刹的中間有一座塔,高約三百尺,一樣是阿育王製作。塔身上有大量的雕鏤和紋飾,細心察看才曉得,很多世之前,就是在這裡,佛陀曾為國王,修菩薩行,為滿足眾生需求,不竭佈施,把喪失生命視作丟東西普通,他在該國為王一千世,生生世世捐軀本身,成績眾生。
無著菩薩寫了一封信,說他大哥體弱,很馳念兄弟,但願能夠與兄弟見上一麵。
“自此,每到傍晚過後,隻見天上大放光亮,彌勒菩薩腳踏五彩蓮花,冉冉而下……菩薩來到說法堂上,每夜開講《十七地經》,持續四個多月,冇有間斷。終究使泛博信徒接管了大乘學說。
圓覺想想也是,隻能無法地歎口氣,跟從師父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