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公孫範如此問法,公孫明這纔想起臥龍鳳雛之名眼下並未傳到北方,這便緊著將欲招攬之三人的環境簡樸地先容了一番。
正所謂時勢造豪傑,如果在連番大勝之前,公孫明說出這等話語,趙雲隻會將其當作誇誇其談之輩,可眼下公孫明局勢已然初成,且所料無有不中者,趙雲天然不會覺得公孫明是在誇大,至此,投劉備之心也就完整煙消雲散了去。
“雲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剛穿越來之際,趙雲也問過一樣的題目,是時,公孫明心中冇啥底氣,所言所述天然是虛幻的成分家多,現在麼,有了數場大勝墊底,公孫明指導起江山來,天然是有的放矢,完整經得起考慮。
趙雲乃是個極有主意之人,饒是公孫明說得個豪情四溢,他也並未隨之起舞,而是謹慎地出言詰問了一句道。
公孫明穿越至今雖尚不敷一個月,可從采集來的諜報闡發,他已知本身所處的天下彷彿更靠近於三國演義而不是實在的三國時空,至於為何會如此,他也不甚了了,正因為此,在對時下名流的本性闡發,他天然是偏向於演義中之所述,是故,對一心要光複漢室的諸葛孔明,公孫明自是冇太多的信心能將之收攏在手。
“那好,就請叔父儘快將薛處置請了來,待小侄與其細談以後再做決計好了。”
“主公雄才,雲歎服。”
趙雲本來還擔憂公孫明會好高騖遠,可這一聽其如此謹慎,又是如此看重本身,趙雲心下裡知遇之情頓時便大起了。
“哦?既是臥龍排在第一,明兒為何又不側重於其,莫非其中彆有啟事麼?”
“哦,是小侄忽視了,臥龍指的是高臥隆中的諸葛亮,字孔明,而鳳雛指的是龐統,字士元,二者在荊襄名流中齊名,皆有王佐之才,號稱得一可安天下,至於徐庶麼,本是潁川人,隻因夙來瞧不上曹操之奸滑為人,不肯為其效力,故而避居荊襄,此三人皆與荊州名流司馬水鏡乾係莫逆,但消派去之人能說動水鏡先生,便可尋得三人之蹤跡,依某之見,又當側重壓服龐統與徐庶為上,至於諸葛孔明麼,能得之當然大佳,若不能,也就罷了,不必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