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_第121章 運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觸目所見,船埠多多,商船通行,集內東西大街,百貨店鋪鱗次櫛比。

能夠看出,東岸河堤比這邊高,倒是為了製止運河水潰入駱馬湖,每到汛期,駱馬湖水位暴漲,泇運河與駱馬湖之間的大堤,隨時都有潰決的傷害。

因為池沼多,很多湖邊河邊也冇法耕作,不過生活著很多以捕魚為業的住民,湖邊隻要有一小塊乾地,立馬擠滿了粗陋的葦屋,此時楊河就看到一些漁民駕著劃子,在儘是浮冰的水麵以鸕鶿捕魚。

運河最繁華的時候段,就是仲春到蒲月,餘者船隻多是長途,或者花不小的錢,從壩吊頸疇昔,溜夫就是靠這個用飯。

然後牛金錠又找到一名瓦匠,名叫顧九,四十出頭,瘦高有力,不過瞎了一隻眼,自稱廬州人氏,年青時與官差爭論被打傷,長於夯牆包磚,還會一些石工技術。

明顯的,牛金錠一家冇有獲得這類答應,隻能做些散活,特彆給李鐵匠打動手,李鐵匠要走了,天然要帶他走。

張鬆濤低聲道:“相公,若要強大,此河必須參與,乃至節製手中。”

也是以這邊設有河泊所,以所官掌收魚稅,本地河泊所,也早在洪武十四年就建了。

然後鬱鐵匠又找到一名灶戶,名叫蔣福海,鹽城人,自稱不堪上官逼迫,憤而脫逃,於客歲流亡到邳州城,照顧一名瘦妻在邳州城南關廂慘痛打工度日。

彷彿沂河算是大河,水位也高,以是直接與運河無停滯相連,但換成彆的小河小流,與運河相接處都有閘,一些湖泊一樣如此。

沿著運河西岸河堤走,楊河也發明一個征象。

他打量周邊,這邊構成了一個船埠集市,堤上有著河伯廟,龍王廟,水母廟,晏公廟,船神廟等等浩繁的古刹,每座廟皆是香火隆盛,來往舟揖必登廟拜祭,慷慨解囊,敬香施財。

到了貓兒窩集,天已經快黑,楊河等人就在集合找家堆棧安息了一晚。

……

過了對岸,楊河一行人持續沿著運河堤邊行走。

半戈山就在河對岸,繚繞城池,形如半戈,邊上有甘泉廟。

……

當然,等閒的毛賊也不敢打楊河等人的主張,以是他們一起行去,皆是無事。

第二天的時候,他們棄船上馬,持續南行。

不過直河鎮雖廢直河驛,但新設了一個直河口巡檢司。

楊河心神迷醉,確切,這是一條財產之河。

眼下賤寇李青山堵在韓莊閘一片,更影響了運河船隻的通行。

不過到了崇禎五年,因為陳溝河口淤塞,又改挑從宿遷城西麵二十裡的董家溝口交運,將通濟新河改名為順濟河。

因為這些人屬於淺顯技術工,楊河對他們冇有三年不得分開莊子的硬性要求,聽聞新安莊有活乾,有飯吃,他們就歡暢的情願前去了。

看著這個莊子,楊河心下戀慕,靠著運河就是好啊。

而在南邊的淮安通濟閘一樣如此,每到六月初,就要築壩攔黃,製止伏水發作,黃水倒灌,不再通行漕船。

不過泇口集一樣非常繁華,騾馬車行、旅店飯店密佈,各種行市繁多,集合住民,加上四周村民,人丁也超越一萬。

天啟六年,又議宿遷城西二裡有陳窯口,複議開陳溝,又避二十裡黃河險,稱為通濟河。

這邊算是邳州城的景色之地,若在後代,就是旅遊休閒區了,西門外有留侯廟,連著劈麵有繼善橋,然後沂河上有巨川神祠,河這邊有漁亭,通濟廟,也就是龍王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