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_第350章 雪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個身影甩了甩頭,從披髮煙霧的處所移到另一處,嘩的金屬響動,戴著羊毛手套的手將銅栓拉了出來,連著半圓的鐵蓋一起帶出。腹膛口尤冒著騰騰的熱氣,絲絲白煙飄散。手套的仆人將一發獨頭彈的定裝紙筒塞進膛口,將銅栓連著鐵蓋推了出來,嘩的一聲,銅栓右轉卡在,又將擊錘撥下。

格岱等人大吼,他們看到了濃煙的位置,乃至有眼利的巴牙喇還看到土坑背麵盔挪動的陳跡。

蹄聲如雷,沉重的馬蹄踏得雪花亂濺,二十餘騎彪悍殘暴的清騎沿著河邊邊的山路奔馳。

色爾格克一向張著弓,身形生硬。

“阿哥……”那腹部中彈的馬甲仍在慘叫,他背靠一株鬆柏坐了起來,用力捂著本身腹部,那邊內臟已經露了出來,色彩各彆的腸子流出。看他慘痛的模樣,火線一馬甲忍不住大呼,想將本身阿哥救下來。

實在對此次千裡行軍,除了總隊級的軍官,淺顯兵士並不曉得此行目標是甚麼,隻曉得楊相公要帶他們去兗州府城。

與楊河之前碰到的永安集一樣,豪強的堡寨連清兵都無可何如,不管如何的改朝換代,千百年來他們都是這塊大地的真正仆人。

巴牙喇壯達特穆慎策馬隨後,被“九頭鳥”的大彈打個正著,斜斜的從左胸到後背,血肉骨骼全數被打穿,身材前後破開了一個滲人的大洞。他銀光閃爍的豐富鐵甲彷彿紙糊,乃至隨大彈擊發的九個小彈亦將特穆慎的身材餘部,另有胯下的馬匹打得血肉恍惚。

三個受傷馬甲,另有一個巴牙喇留下,看顧馬匹輜重,特穆慎、赫圖兩人的屍身。

……

東阿、富義二人皆持盾牌,一人持鐵錘,一人持雁翅刀,謹慎從崖壁邊的緩坡摸了上去。

這報酬巴圖魯阿拜岱以後,襲世職三等甲喇章京,又授一等侍衛。伐朝鮮,圍錦州,常常斬獲頗多。此行奉兗州路主將圖爾格之令,前去嶧縣的羊鼻子山彙合,限三日內達到。

世人停止射箭,眾目相看,相互的臉麵都是烏青。

全軍高低都進步了警戒,這些山嶺離官道不過二三裡,倘如有敵騎俄然衝出,雄師又來不及結陣的話,景象就非常的不悲觀。

色爾格克等人冷冷看著,神情都非常猙獰。色爾格克望向山林,語氣中滲入著砭骨的寒意:“這些南蠻覺得逃得了?”

此行大抵間隔,天月寨到郯城一百二十裡。郯城到嶧縣一百六十裡。嶧縣到滕縣一百二十裡。滕縣到鄒縣九十裡。鄒縣到府城五十裡。楊河也籌算按這個路程安營安息。

大鳥銃、鳥銃上的火繩皆已撲滅,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扶著大鳥銃,他麵龐沉寂,帶著幾分墨客氣,但臉上數道刀疤,卻讓其顯得凶惡彪悍。

漸漸的,他們看到了,火線三十幾步外,有一條隆起的土坑,坑前多山石樹木,莫非攻擊者躲藏在內裡?

嶧縣北臨仙壇山,西臨承水,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城週四裡有奇,然與郯城一樣,嶧縣早被清軍攻滅,關廂皆毀,滿目瘡痍。

他們一個被打中胸膛,口中噴著血,冒死抽搐。一個更被擊中腹部,捂著傷口,淒厲的哀嚎。

“有埋伏!”色爾格克等人大喝,立時閃回崖壁。

此橋全長近百米,寬七米,儘用青石築砌而成,為嶧縣八景之一,每年楊柳青青時,水汽氤氳,如煙似霧,被稱作“承水環煙”,此時隻餘苦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