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瀟瀟道:“潘八爺誠懇懺悔,因而自廢武功,並早早將‘玄水下卷’封藏起來。厥後他隻傳授一些根基工夫給子孫,以求強身健體,罹難自保之用。但身懷‘赤火上卷’的秦罡卻毫無悔意,他操縱‘赤火上卷’初創河西秦氏,並融會天下各路剛猛刀法於此中,將《歸海刀法》的‘赤火上卷’改名換姓,變成本日威震天下的《秦家刀法》。此消彼長之下,當今武林中還記得‘玄水下卷’的人,已是寥寥無幾。人們隻知河西秦氏位列武林四大世家之一,內蘊薄弱,權勢強大,卻早已忘懷了秦罡當年的所作所為。自古成王敗寇,不管昔日的秦罡手腕如何‘卑鄙下作’,卻涓滴不會影響河西秦氏本日在武林中的‘德高望重’。以是你們的府主甘願與潘家交友,也不恥與河西秦氏為伍。”
“所言不錯!”洛天瑾點頭道,“當年秦明雖肯臨時乾休,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前提,他搬出昔日歸海刀宗的端方,以陽支一脈弟子的身份,向陰支一脈的潘家建議應戰,並立下十年之約。潘家若能在比武中賽過秦家,秦明便就此罷手。但潘家若敗於秦氏,則要交出‘玄水下卷’。”
柳尋衣暗吃一驚,感慨道:“刀客平生都視刀如命,潘八爺師出歸海刀宗,必然是用刀妙手,竟甘心自斷手筋,永不提刀……此舉果然令人敬佩,想來他應是至心懺悔。”感慨之餘,柳尋衣不由地話鋒一轉,問道,“方纔夫人說牧盛前輩在臨死前,將《歸海刀法》高低兩卷,彆離交於秦家老祖與潘八爺,但不知現在這兩卷……”
林方大隻知潘初八與洛天瑾是多年之交,但卻不知其背後竟還埋冇著如許一段江湖舊事,不免唏噓不已,低聲嘟囔道:“叛變師門,棍騙秘笈。看來這個潘初八也不是甚麼好東西,我不明白府主為何會與這類人做朋友?”
……
“唉!”洛天瑾感喟道,“最無法的是,對於秦明的前提,當年的潘八爺竟欣然承諾。雖已退隱多年,但實在貳內心一向將本身視為歸海刀宗的弟子。或許是為了贖罪,也或許是為了完整告終潘、秦兩家多年的恩恩仇怨,他承諾秦明的十年之約,並與其歃血發誓。”
“這兩卷至今仍在潘、秦兩家手中。”洛天瑾直言道,“《歸海刀法》的高低兩卷,彆離為‘赤火卷’、‘玄水卷’。此中的‘赤火卷’便是陰陽二支中,陽支一脈所追捧的罡猛外修之道,而‘玄水卷’則是陰支一脈所信奉的陰柔內修之術。雖是一種武功,但高低兩卷的修煉之法卻迥然分歧,各自所包含的招數也千差萬彆。因為《歸海刀法》能力無窮,若大家習得,恐會天下大亂,是以當年歸海大師在臨終前,為先人定下一條鐵律:‘隻要曆代掌門,纔有資格修煉完整的《歸海刀法》,門下弟子隻能學習本身所屬一脈的半步殘卷。’實在將半步殘卷練至大成,已足能縱橫天下,再加上同修高低兩卷,所需極高的天賦予毅力,乃至還要有莫大的機遇,絕非輕而易舉能夠練成,是以就算冇有祖師爺定下的端方,單憑此一節,便足以令無數人望而卻步。”
柳尋衣苦笑道:“現在看來,他的目標已然達到。當年的秦明,比如本日江南陸府的陸庭湘,年紀悄悄,難以服眾。可曆經十年磨練,秦明早已變成行事老辣、說一不二的梟雄霸主,在江湖中亦是盤根錯節,樹大根深。再加上現在賢王府與河西秦氏,乾係非常陌生,此時再想站出來充當和事佬,隻怕已冇那麼輕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