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蓑衣_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陸碼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柳尋衣如有所思地應和道:“越是絕世武功,就越難練至大成,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魔,輕則武功儘廢,重則重傷死亡。當年歸海大師定下這條端方,想來也是為了庇護門下弟子,擔憂他們練功心切而誤入歧途。”

“本來如此!”柳尋衣和林方大異口同聲,收回一聲不知其味的感慨。

柳尋衣苦笑道:“現在看來,他的目標已然達到。當年的秦明,比如本日江南陸府的陸庭湘,年紀悄悄,難以服眾。可曆經十年磨練,秦明早已變成行事老辣、說一不二的梟雄霸主,在江湖中亦是盤根錯節,樹大根深。再加上現在賢王府與河西秦氏,乾係非常陌生,此時再想站出來充當和事佬,隻怕已冇那麼輕易了。”

“請府主示下。”

柳尋衣神思恍忽,感慨萬千,不由苦笑道:“有道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或許恰是因為潘八爺對當年之過心有懺悔,方纔得以延年益壽。而秦罡雖殺雞取卵,令本身功成名就,但他卻早在四十年前突生怪病,暴斃而亡。秦家第二代家主也在九年前死於非命。秦家之人多數短折,最長也活不過六十歲,這或許是上天對秦家的獎懲吧!”

淩瀟瀟道:“秦明早已推測我們會以此為藉口,停滯他的功德。是以他才‘慷慨’地把比武之日定在十年以後,美其名曰‘遵循歸海刀宗掌門大選的端方,同時也留給潘家十年時候養精蓄銳。’十年雖不悠長,但若想培養出一兩個妙手,對於懷揣著‘玄水下卷’的潘家來講,倒也並非不成能。殊不知,這十年時候秦明不但是留給潘家,更是留給他本身,好讓他順勢安定根底,以及強大河西秦氏在武林中的影響力。”

“情如山重,義似海深。兄如有難,不管何時,洛某皆願與潘兄,吳越同舟,永不背棄!”

林方大嘲笑一聲,輕視道:“秦明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他明知潘八爺早已退出江湖,潘家高低現在都是些誠懇本分的買賣人,竟還用‘比武’向潘家發難?這豈不是擺明要恃強淩弱、以多欺少?此舉有違江湖道義,不能承諾!毫不能承諾!”

對於柳尋衣的推斷,洛天瑾與淩瀟瀟隻是諱莫如深地相視一笑,算是默許。

說罷,麵對著滿臉錯愕的柳尋衣和林方大,洛天瑾彆有深意地微微一笑,又道:“耳聽為虛,目睹為實。來歲開春便到了十年之期,以是本年壽辰,潘八爺特地派人送來請柬,必將讓我前去潁川,劈麵一敘。隻不過眼下汪緒統來意不明,洛陽局勢混亂龐大,我兼顧乏術,故而決定讓你們替我前去。此去一是拜壽,二是要你們親眼看看,潘產業下氣力究竟如何,返來照實稟告於我。彆的,你們還需替我向潘八爺傳句話。”

“不錯!”洛天瑾讚成道,“歸海刀宗聳峙百年,前後繼任十餘位掌門,但真正將《歸海刀法》練至大成的卻寥寥無幾。很多掌門因貪功冒進而走火入魔,或前功儘棄,或一命嗚呼。乃至就連百年難遇的武學天賦牧盛,也因急於求成而頻頻挫敗,至死未能練成《歸海刀法》。過往各種乃是前車之鑒,令門下弟子隻信奉‘赤火上卷’或‘玄水下卷’,篤定赤火、玄水底子冇法同修,真正的《歸海刀法》也隻存在於傳說野記。乃至江湖中還曾傳出謊言,測度歸海刀宗實在有兩種至高無上的刀法,一是《赤火刀法》,二是《玄水刀法》,是以當年的歸海大師,纔會在開山之初便分彆出陰陽兩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