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歐陽北始終沉默不語,便問道:“歐陽兄,你說是麼?”
一名伴計站在店門口,見到世人走來,大聲呼喊道:“幾位客倌快點出去!小店的紅燒牛肉遠近馳名,乃是寧夏一絕哪!”
歐陽北點了點頭,道:“冇錯,我看了‘拔都魯’的畫像,一見他背後綁著奇特的兵刃,再加三綹短髯,年齡也約莫五十好幾,實在太像那托運之人,纔有了這番遐想。”他是捕快出身,自來把細,公然見人所不能見。
李南星問道:“這家店可有奇特之處?”
姚廣見這伴計目光渙散,下盤踏實,明顯毫無武功,便放下心來,問道:“我們這裡有兩位修道的師父,素菜可有得吃?”
李南星點頭道:“那倒也一定。我與歐陽兄已細心研討過這塊鹽引,照歐陽兄所說,我朝的龍脈當無深切韃靼朝之理。當年柳鬆若要以這張龍脈圖換得性命,恐難取信達延汗。照此看來,侯爺的說法一定就是千真萬確。這鹽引定然另有古怪。”
李南星深思半晌,道:“臨走前我曾與侯爺商討,侯爺說這鹽引乃是柳鬆出售朝廷的證物,上頭畫的是我朝龍脈。可我們此行查訪,卻全然找不出此中奧妙。我看這鹽引恐與傳言分歧,一定真是甚麼賣國物證,目下唯有儘快找到‘利通號’,看是否能解開此中之秘。”
姚廣此言甚是有理,倘若鹽引與柳鬆無關,底子不是甚麼賣國物證,他又何必勞師動眾,調派大隊人馬掠取?
劉道坤問道:“李師弟,我們此來寧夏,卻落得一無所獲,你要如何向下屬交代?”
他話尚未說完,李南星已是一驚,道:“你說那托運之人背後還綁著奇特的兵刃,這……這拔都魯不也如許麼?”
歐陽北低下頭去,深思半晌,道:“這拔都魯看起來有些麵善。”
伴計忙不迭隧道:“有哪!這十裡八鄉清真寺的齋菜滿是小店包辦,甚麼菜式我們不會?包君對勁,包君對勁!”
姚廣沉吟道:“聽你們這麼說來,莫非這‘拔都魯’就是托運鹽引之人?可他與前兵部尚書翟大人有何乾係?”
姚廣點頭,要伴計給配了兩桌菜色,一葷一素,七人各自分桌吃食。
李南星點頭道:“正該如此。歸正應龍受命護著梅大人平叛哱拜,我們兩路人馬無妨早些彙合,到時自能入得韃靼國,找到‘拔都魯’了。”
歐陽北感喟一聲,黯然道:“他便是揚州馬家最後遺孤,馬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