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_第10章 富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今之世而不然:厚刀布之斂,以奪之財;重郊野之賦,以奪之食;苛關市之征,以難其事。不然罷了矣:有掎絜伺詐,機謀顛覆,以相倒置,以靡敝之。百姓曉然皆知其汙漫暴動,而將大危亡也。是以臣或弒其君,下或殺其上,粥其城,倍其節,而不死其事者,無他故焉,人主自取之。詩曰:“無言不讎,無德不報。”此之謂也。

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稱位,位必稱祿,祿必稱用,由士以上則必以禮樂節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製之。量地而立國,計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勝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時臧餘,謂之稱數。故自天子通於庶人,事無大小多少,由是推之。故曰:“朝無幸位,民無幸生。”此之謂也。輕郊野之賦,平關市之征,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如是則國富矣。夫是之謂以政裕民。

故曰: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後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後和;百姓之財,待之而後聚;百姓之埶,待之而後安;百姓之壽,待之而後長;父子不得不親,兄弟不得不順,男女不得不歡。少者以長,老者以養。故曰:“六合生之,賢人成之。”此之謂也。

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掩地表畝,刺屮殖穀,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也。守時力民,進事長功,和齊百姓,令人不偷,是將率之事也。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節,而五穀以時孰,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製之,歲雖凶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餧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

倒黴而利之,不如利而後利之之利也。不愛而用之,不如愛而後用之之功也。利而後利之,不如利而倒黴者之利也。愛而後用之,不如愛而不消者之功也。利而倒黴也,愛而不消也者,取天下者也。利而後利之,愛而後用之者,保社稷者也。倒黴而利之,不愛而用之者,危國度者也。

墨子之言昭昭然為天下憂不敷。夫不敷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憂過計也。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歲而再獲之。然後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然後葷菜百疏以澤量;然後家畜禽獸一而剸車;黿、鼉、魚、鱉、鰍、鱣以時彆,一而成群;然後飛鳥、鳧、雁若煙海;然後蟲豸萬物生其間,能夠相食養者,不成勝數也。夫六合之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