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好逸便:好求便利。
福建清流、梢篷船。這兩種船僅飛行於由光芒、崇安兩小河起到福州洪塘為止的一段,再下去的水道就是海了。清流船用於運載貨色和客商,梢篷船則僅可供人坐臥,這是達官朱紫及其家眷所用的,這類船都是用杉木做船底。途中顛末的險灘礁石很多,經常會碰損而引發船底漏水,碰到這類環境就要設法頓時泊岸,搶卸貨色並且堵塞縫隙。這類船不在船的尾部安裝船舵,而是在船的頭部安裝一把叫做“招”的大槳來使船轉動方向。為了確保安然,每次返航都要結合五隻船纔可開行,當顛末激流險灘時,前麵四隻船的人都要登陸用纜索今後拉住第一隻船,以減慢它的速率。船工即便是在酷寒的夏季也不穿鞋子,以便常常渡水。令人不解的是,它的帆船竟然是掛而不消的。
挽人:縴夫。
②荊、襄:今湖北江陵、襄樊。
三吳浪船。在浙江省的西部至江蘇省的姑蘇之間縱橫七百裡的範圍中,充滿很多深溝和迂迴盤曲的小溪,這一帶的浪船(最小的叫做塘船)數以十萬計。搭客不管貧富都搭乘這類船來往,以代替車馬或者步行。這類船即便很小也要裝配上窗戶、廳房,所用的木料多是杉木。人和貨色在船裡要做到保持兩邊均衡,不能有多達一石的側重,不然浪船就會傾斜,是以這類船俗稱“天平船”。這類船來往的航程凡是在七百裡以內。有些妄圖安閒和求便利的人,租它一嚮往北駛往通州和天津。沿途隻在淮陰清江浦,再在黃河淺水逆行二百裡,便能夠進閘口,在安穩的運河中飛行了。長江上遊水急浪大,這類浪船是永久不能出來的。浪船的鞭策力端賴船尾那根粗大的櫓,由兩三小我合力搖櫓而使船進步,或者是靠人登陸拉縴使船進步。至於船的帆船,不過是一塊巴掌大小的小席罷了,船的行進完整不依托它。
【註釋】
⑦“脅驅”:《詩經.秦風.小戎》:“遊環脅驅。”
凡車質惟先擇父老為軸,短者為轂,其木以槐、棗、檀、榆(用榔榆)為上。檀質太久勞則發熱,有慎用者,合抱棗、槐,其至美也。其他軫、衡、箱、軛,則諸木可為耳。
【原文】
四川八櫓等船。凡川水源通江、漢,然川船達荊州而止,此下則更舟矣。逆行而上,自夷陵入峽,挽纖者以巨竹破為四片或六片,麻繩約接,名曰火杖。舟中鳴鼓若競渡,挽人山石中間聞鼓聲而能力。中夏至中秋川水封峽,則斷絕行舟數月。過此減退,方通來往。其新灘等數極險處,人與貨儘盤岸行半裡許,隻餘空舟高低。其舟製腹圓而首尾尖狹,以是辟灘浪雲。
四輪的大馬車,運載量為五十石,所用的騾馬,多的有十二匹或者十匹,少的也有八匹。駕車人站在車廂中間的高處掌鞭駕車。車前的馬分為前後兩排(戰車以四匹馬為一排,靠外的兩匹叫做驂,居中的兩匹叫做服)。用黃麻擰生長繩,彆離繫住馬脖子,收攏成兩束,並穿過車前中部橫木(衡)而進入廂內擺佈兩邊。駕車人手執的長鞭是用麻繩做的,約七尺長,竿也有七尺長。看到有不賣力量的馬,就揮鞭打到它身上。車廂內由兩個識馬性和會掌繩索的人賣力踩繩。如果馬跑得太快,就要當即踩住韁繩,不然能夠產生翻車變亂。車在行進時,如果前麵碰到行人要泊車讓路,駕車人當即收回呼喊聲,馬就會停下來。馬韁繩收攏成束並透過衡(前橫木)入車廂,都用牛皮束縛,這就是《詩經》中所說的“脅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