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原文】
凡白礬,掘土取磊塊石,層疊煤炭餅煆煉,如燒石灰樣。火候已足,冷定入水。煎水極沸時,盤中有濺溢如物飛出,俗名胡蝶礬者,則礬成矣。煎濃以後,入水缸內澄,其上隆結曰吊礬,潔白非常。其沉下者曰缸礬。輕虛如棉絮者曰柳絮礬。燒汁至儘,白如雪者,謂之巴石。方藥家④煆過用者曰枯礬雲。
《本草》載礬雖五種,並未彆離原委。其崑崙礬狀如黑泥,鐵礬狀如赤石脂者,皆西域產也。
石膽一名膽礬者,亦出晉、隰等州,乃山石穴中自結成者,故綠色帶寶光。燒鐵器淬於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
燒砒霜的質料彷彿泥土卻又比泥土硬實,近似石頭但又比石頭堅脆,向下掘土幾尺就能夠獲得到。江西信郡(明天的上饒地區)、河南信陽一帶都有砒井,是以砒石彆名信石。邇來出產砒霜最多的則是湖南衡陽,一間工廠的年產量,能有達到上萬斤的。砒井中,常常積有綠色的濁水,開采時要先將水除儘,然後再往下鑿取。
煤炭燃燒的時候,煤質全數燒完,不會留下灰燼,這是天然界中介於金屬與土石之間的特彆種類。煤不產於草木富強的處所,可見天然界安排得非常奇妙。如果說煤在炊事方麵另有不敷之處的話,那它僅僅是不適合用於做豆腐罷了(用煤爐煮豆漿,結成的豆腐會有焦苦味)。
【譯文】
【原文】
【譯文】
④曲突:煙筒。
③石得燔而勝利:石頭被火燒以後而各成其服從。
①山西晉、南直有為等州:山西無晉州,明時晉州即今河北晉州。南直隸有為州,即今安徽有為縣。
用含煤黃鐵礦燒取皂礬,當黃色的蒸氣上升時,也能夠用這類體例收取硫黃。得硫一斤,就要減收皂礬三十多斤,因為皂礬的精華都已經轉化為硫了,剩下的枯渣便成了廢料。
凡硫黃乃燒石承液①而結就。著書者誤以焚石為礬石,遂有礬液之說。然燒取硫黃,石半出特生白石,半出煤礦燒礬石,此礬液之說所由混也。又言中國有溫泉處必有硫黃,今東海、廣南產硫黃處又無溫泉,此因溫泉水氣似硫黃,用心度言之也。
凡皂、紅、黃礬,皆出一種而成,竄改其質。取煤炭外礦石(俗名銅炭)子,每五百斤入爐,爐內用煤炭餅(自來風,不消鼓鞲者)千餘斤,四周包裹此石。爐外砌築土牆圈圍,爐巔空一圓孔,如茶碗口大,透炎直上,孔旁以礬滓厚掩(此滓不知起自何世,欲作新爐者,非舊滓袒護則不成)。然後從底生機,此火度經旬日方熄。其孔眼時有金色光直上(取硫,詳後款)。煆經十今後,冷定取出。半酥雜碎者另揀出,名曰時礬,為煎礬紅用。此中精煉如礦灰形者,取入缸中浸三個時,漉入釜中煎煉。每水十石煎至一石,火候方足。煎乾以後,上結者皆佳好皂礬,下者為礬滓(後爐用此蓋)。此皂礬染家必須用,中國煎者亦惟五六所。原石五百斤,成皂礬二百斤,其大端也。其揀出時礬(俗彆名雞屎礬),每斤入黃土四兩,入罐熬煉,則成礬紅,圬墁及油漆家用之。
④方藥家:專攻丹方、藥理的大夫。
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成質以後,入水長時不壞。億萬舟楫,億萬垣牆,窒隙防淫①,是必由之。百裡表裡,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為上,黃白次之。石必掩土內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麵見風者不消。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炭居十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餅,每煤餅一層,壘石一層,鋪薪其底,灼火燔之。最好者曰礦灰,最惡者曰窯滓灰。火力到後,燒酥石性,置於風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