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算計:考慮節流工本。
瓷坯有兩種:一種叫做印器,有方有圓,如瓶、甕、香爐、瓷盒之類(朝廷用的瓷屏風、燭台也屬於這一類)。先用黃泥製成模印,模具或者對半分開,或者高低兩截,或者是全部的,將瓷土放入泥模印出瓷坯,再用釉水塗接縫處讓兩部分合起來,燒出時天然就會完美無縫。另一種瓷坯叫做圓器,包含數不堪數的大小杯盤之類,都是人們的平常餬口用品。圓器產量約占了非常之九,而印器隻占此中的非常之一。製造這類圓器坯,要先做一輛陶車。用直木一根,埋上天下三尺並使它安定。暴露空中二尺,在上麵安裝一上一下兩個圓盤,用小竹棍撥動盤沿,陶車便會扭轉,用檀木刻成一個盔頭戴在上盤的正中。
凡郡邑城雉、民居垣牆所用者,有眠磚、側磚兩色。眠磚方長條,砌城郭與民人饒大族,不吝工費直壘而上。民居算計②者,則一眠之上施側磚一起,填土礫此中以實之,蓋省嗇之義也。凡牆磚而外,甃地③者名曰方墁磚。榱桷④用以承瓦者曰楻板磚。圓鞠⑤小橋梁與圭門與窀穸⑥墓穴者曰刀磚,又曰鞠磚。凡刀磚削狹一偏麵,相靠擠緊,上砌成圓,車馬踐壓不能損陷。
凡缸、瓶窯不於高山,必於斜阜山岡之上,耽誤者或二三十丈,短者亦十餘丈,連接為數十窯,皆一窯高一級。蓋依傍山勢,以是驅流水濕滋之患,而火氣又循級透上。其數十方成窯者,此中若無重值物⑧,歸併眾力眾資而為之也。其窯鞠⑨成以後,上鋪覆以絕細土,厚三寸許。窯隔五尺許則透煙窗,窯門兩邊相向而開。裝物乃至小器,裝載頭一低窯,絕大缸甕裝在最開端高窯。生機先重新一低窯起,兩人劈麵交看火色。大略陶器一百三十斤費薪百斤。火候足時,掩閉其門,然後次發第二火,以次結竟至尾雲。
⑥瓦登:瓦做的登。登:高腳器皿。盛食品做祭奠神鬼時用。
凡埏泥造磚,亦掘地驗辨土色,或藍或白,或紅或黃(閩、廣多紅泥,藍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為上。打水滋土,人逐數牛錯趾①,踏成稠泥,然後填滿木框當中,鐵線弓戛平其麵,而成坯形。
⑩石:十鬥一石之石。
凡瓷器經畫過釉以後,裝入匣缽(裝時手拿微重,後日燒出即成坳口,不複周正)。缽以粗泥造,此中一泥餅托一器,底空處以沙實之。大器一匣裝一個,小器十餘共一匣缽。缽佳者裝燒十餘度,劣者一二次即壞。凡匣缽裝器入窯,然後舉火。其窯上空十二圓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時候為足。先發門火十個時,火力從下攻上,然後天窗擲柴燒兩時,火力從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軟如綿絮,以鐵叉取一,以驗火候之足。辨認真足,然後絕薪止火。總計一坯工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此中微細節目尚不能儘也。
造方墁磚,泥入方框中,平板蓋麵,兩人足立其上,研轉而堅毅之,燒勝利效。石工磨斫四沿,然後瓷地。刀磚之直視牆磚稍溢一分,楻板磚則積十以當牆磚之一,方墁磚則一以敵牆磚之十也。
罌甕
①埏泥:以水和泥。
瓶窯用來燒製小件的陶器,缸窯用來燒製大件的陶器。山西、浙江兩省的缸窯和瓶窯是分開的,其他各省的缸窯和瓶窯則是合在一起的。製造大口的缸,要先轉動陶車彆離製成高低兩截然後再接合起來,接合處用木槌表裡打緊。製造小口的壇甕也是由高低兩截接分解的,隻是內裡不便槌打,便預先燒製一個像金剛圈那樣的瓦圈承托內壁,內裡用木槌打緊,兩截泥坯就會天然地黏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