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詞厥後的經曆,可謂平平無奇,釋褐承奉郎,典範的文學侍從之官。他固然家學淵源,但比起父親和父親的那些老友來冷靜無聞,史乘既冇有記錄他的官聲,也冇有留下他甚麼文名逸聞。乃至除了釋褐官外,連他前麵的宦曆也付之闕如。獨一記錄的一件事竟然是他的罷官,並且罷的極其冤枉。他父親陸爽曾經建議隋文帝為太子楊勇的幾個兒子“依春秋之義”改個好名字,成果開皇二十年,隋文帝廢掉了太子勇,惱羞之餘,莫名的想起這件事來,竟然遷怒於已死9年的陸爽,趁便把陸詞的官也擼掉了。平淡半生的陸詞,糊裡胡塗的丟了鐵飯碗,白衣一身回到了故裡。
當年已年屆五旬的盧思道,早在兩年後的開皇三年就歸天了,是夜宴諸人中走的最早的。與他年紀差未幾的顏之推與陸爽同死於開皇十一年、魏澹受隋文帝命寫完《魏史》後不久也去世了。性風趣、善諷詠的李若亦在那前後死去。劉臻卒於三年前的開皇十八年。辛德源跟從蜀王楊秀去了蜀地,已經好久不通訊息,不知存亡(實際上能夠也已經死了)。還在的兩人:薛道衡正在朝中得寵,把握樞要,太子諸王爭與交友,申明一時無兩,恐怕早就忘了陸詞這倒了黴的故舊之子了。蕭該則已成學術權威,奉詔與何妥一起正定經史,成果兩人各執己見,書久不成,為文帝所譴,但仍然開班講學,著書立說,弟子如雲,名動京師。
昔日顔盧蕭劉、薛魏李辛,以及父親陸爽,他們是多麼的榮幸啊,交相辯難、互為知音。天下雅言,數人一夕而定。現在小子煢煢孤單,欲問無人。
但是其間或有疑問不懂的處所,敝居鄉裡,竟不曉得與誰參議……死者在天上悄悄看著他,生者在殿堂上早已健忘了他。
左還是嶺南
而這幾位客人也是鼎鼎大名,顏之推、盧思道、薛道衡不消說了,今後在中國的文明和學術史上他們將是這一期間的代表人物。劉臻於《隋書文學傳》居首,以精研兩漢書時稱“漢聖”。蕭該見《隋書儒林傳》,出身蕭梁帝胄,與顏之推一起在江陵陷冇後流落北方(分歧的是他直接退隱北周,而顏之推則東逃北齊,多遭了一場滅國左衽之事)。魏澹、辛德源在後代與仆人陸爽於隋書同傳,他們的遭受也非常類似,都曾退隱北齊為文學之臣,周滅齊後被征入關中。李若出身頓丘李氏,父祖世代以文學名,他本人少年聰慧,北齊時即以文采與崔儦並有聲鄴下,時稱“京師灼灼,崔儦李若”。
約莫就在這一年(隋開皇元年、陳太建十三年)的某日,隋太子洗馬陸爽在長安的家中來了八位客人,他們是劉臻(字宣摯,沛國相人)、顏之推(字介,建康人)、盧思道(字子行,範陽人)、李若(頓丘人)、蕭該(蘭陵人)、辛德源(字孝基,狄道人)、薛道衡(字玄卿,汾陰人)、魏澹(字彥深,曲陽人)。賓主儘歡,作長夜之會。
百無聊賴,陸詞開端重新研討這張紙。隔了多年,影象已經恍惚了,幸虧他發展在學術之家,從小受父親嚴教、經曆過標準讀書音的練習,以是先賢所記的原則,能夠自行考證。他找到當時風行的各家韻書,大抵有呂靜的《韻集》、夏侯該《韻略》、陽休之《韻略》、李季候《音譜》、杜台卿《韻略》,然後以紙上記錄為繩尺,對諸家一一辯證、調劑、分聲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