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那拉氏_§§第八章 名人納蘭性德(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又西郊馮氏園看海棠,因憶香嚴詞有感誰道飄零不成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又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欄無緒不能愁。

忒煞蕭疏,怎耐秋如許?還留取,冷香半縷,第一湘江雨。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平常。

又清鏡上朝雲,宿篆猶薰,一春雙袂儘啼痕。那更夜來孤枕側,又夢歸人。

納蘭性德固然隻要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倒是清朝享有盛名的大詞人之一。在當時詞壇複興的局麵下,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並稱“清詞三大師”。但是與之辨彆的,納蘭性德是入關不久的滿族權貴,能夠對漢族文明把握並應用得如此高深,是不得不令**為稱奇的。

一片暈紅才著雨,晚風吹掠鬢雲偏。倩魂銷儘落日前。

又敗葉填溪水已冰,落日猶照短長亭。行來廢寺失落款。

物性觀照在納蘭性德的詩詞中,寫景狀物關於水、荷特彆多。起首其彆業就名為“淥水亭”。不管目前關於淥水亭地點地點的爭議如何,不管它是在都城內什刹海畔,還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冇能分開一個水字。是一處傍水的修建,或是有水的園囿。對於水,納蘭性德是情有獨鐘的。中國傳統文明中,把水認作有生命的物質,以為是有德的。並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津潤萬物,以柔克剛,川流不息,從物質性理的角度賦予其哲學的內涵。這一點被納蘭性德這位詞人尤其看重。

又木葉紛繁歸路。殘月晨風那邊。動靜半浮沈,徹夜相思多少。秋雨,秋雨。一半西風吹去。

柳菸絲一把,暝色籠鴛瓦。休近小闌乾,落日無窮山。

瘦狂那似癡肥好,判任癡肥笑。笑他多病與長貧,不及諸公袞袞向風塵。

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傍晚瑤階鵠立。彆院管絃聲,不清楚。

嫩寒惡棍羅衣薄,休傍闌乾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又是梨花欲謝,繡被春寒徹夜。寂寂鎖朱門,夢承恩。

粉香看又彆,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淒清照鬢絲。

??鏡閣飛蛾,誰傳錦字秋河?蓮子仍然隱霧,菱花偷惜橫波。

又(七月初四夜風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不幸宵。幾次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

如夢令閫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苦衷眼波難定。誰省?誰省?今後簟紋燈影。

又青陵蝶夢,倒掛憐麼鳳。褪粉收香情一種,樓傍玉釵偷共。

酒泉子謝卻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少年性德↗,性德少聰慧,讀書過目即能成誦,擔當滿人習武傳統,精於騎射。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麵均有必然成就。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後升為一品。

花底病中身,懶畫湘文,藕絲裳帶奈銷魂。繡榻定知添幾線,寂掩重門。

又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餘觴,臨風淚數行。

又(寄見陽)倚柳題箋,當花側帽,賞心應比奔走好。錯教雙鬢受東風,看吹綠影成絲早。

霜天曉角重來丁酒,折儘風前柳。若問看花情感,似當日,怎能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