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葉赫納喇處所人氏》此譜收於《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當中,屬於官修譜書,官修葉赫那拉氏族譜僅此一部,清朝滿族修譜雖屬私家之事,但清朝天子出於政治目標,是主動倡導的。乾隆天子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仲春敕諭清朝大臣弘晝、鄂爾泰、福敏、徐元夢等人編輯《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按照當時的檔案和當時八旗滿洲王謝望族所儲存的宗譜,於乾隆九年(1744年)編輯成書。
《葉赫納蘭氏八旗族譜》《葉赫納蘭氏八旗族譜》,輯於清道光三年四月,為葉赫納蘭氏第十四代玄孫額騰額編撰。譜首為額騰額所作譜序,次為世係表,尾記道光初年葉赫納蘭氏後嗣漫衍處所。世表自鼻祖星根達喇漢至額騰額族侄銘敦,共輯十五代,1522人。此中自褚孔革至葉赫東城貝勒金台石之孫南褚,凡六代,其人名、官職、支派、世係等多與明人馮瑗《開原圖說》卷下《海西夷北關支派圖》所記符合。自南楮以後,凡七代,所記人名,官職、支派世係及旗屬等多與《清史稿》諸臣冊封世表和《八旗通誌》旗分誌滿洲八旗佐領世係符合。故可謂是信史,是治葉赫部史的貴重質料。
首要保藏地及修譜時候葉赫那拉氏族以遼寧省為最多,吉林省次之,再者北京一些圖書部分亦存有很多善本族譜。目前筆者所能查到與聽到的葉赫那拉氏族譜約莫有十幾部,現在就其保藏地及修譜時候等環境列一簡表申明:
據族譜記錄,褚孑L革兄弟三人,褚孔革居其長,次日哲鏗額,季日哲赫納。褚孔革之父為齊爾哈納,亦稱“齊爾哈尼”。族譜記褚孔革有子三人:長日太杵,次日台坦柱,季日尼雅尼雅喀。太杵有子六人:長曰鄂岱,其五世孫桑格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次日硬色(無嗣)。三日薩布祿(無嗣)。四日圖禮,五日圖美,六日額曾特伊;太杵二弟台坦柱有子三人:長日齊納赤,次日清佳努,為葉赫西城貝勒。三日楊吉努,為葉赫東城貝勒,其小女適努爾哈赤為孝慈高皇後,稱“孟古姐姐”,係清太宗皇太極的生母;太杵三弟尼雅尼喀有子四人:長日延桂,亦稱煙州。其五子扈什布任滿洲鑲蘭旗都統;次日阿爾卜,其孫蘇納“尚努爾哈赤第六女為額附”。蘇納子蘇克薩哈,順治朝任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順治十八年授輔政大臣;三日雅林布,其宗子固三泰尚公主,封固倫額附,四日雅巴蘭,其第七子阿什達爾漢,任理藩院尚書,天聰六年太宗文天子賜號“達雅奇國舅”。清佳努有子四人:長日布寨,亦稱布齋,繼其父為葉赫西城貝勒;次日兀遼孛羅,明萬曆十一年十仲春與其父清佳努同時在開原罹難;三日阿巴亥,亦稱阿巴海,後為努爾哈赤大福晉,在努爾哈赤身後殉葬;四日阿拜,其次子諾穆圖為多羅額附,諾穆圖子國斯海任兵部尚書。楊吉努有子七人:長日喀爾喀瑪,亦稱哈爾哈麻。明萬曆十一年十仲春與其父楊吉努同時在開原罹難;次日納林孛羅,亦稱納林布祿。繼其父為葉赫東城貝勒,明萬曆三十六年在葉赫病故(無嗣);三日金台石,繼其兄納林布祿為葉赫東城貝勒。其子德爾格勒降清隸滿洲正黃旗,授三等副將世職。其孫明珠在康熙朝任武英殿大學士加太子太傅。明珠宗子性德為一等侍衛,是清朝聞名滿族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