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那拉氏_§§第七章 名人內大臣、武英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乾隆三十七年(1772)――評價這時明珠已死了60多年了,乾隆帝在國史館修纂《明珠傳》時指出,確核明珠的罪案,以為:明珠首要的罪行是“徇利太深,交友太廣,不能恪守官箴”。但是因康熙帝“念其於安定‘三藩’時曾有讚理軍務微勞”,而冇有“暴示罪行”,嚴加獎懲,“是非功過不相掩”,僅是降職利用。並不至於像明朝的嚴嵩、溫體仁等人那樣竊弄威福,竟敢陰排異己,潛害忠良,搞得滿朝害怕而又不敢多言。固然明珠也有很大的不對,但並不能袒護他的功績。這應當算是比較客觀的評價。

明珠既擅政,?簋不飭,貨賄山積。佛倫、餘國柱其黨也,援引致高位。靳輔督南河,主築堤束水,下流不?自通。於成龍等議?下流,與貳言。輔興屯田,議者謂不便於民,多不右輔,明珠獨是其議。蔡毓榮、張?皆明珠所薦引者也,迨獲咎按治,恐累舉者,傅輕比,上諭斥,始定。與索額圖互植黨相排擠。索額圖生而貴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顯斥之,於朝士獨親李光地。明珠則務謙恭,輕財好施,以招來新進,異己者以詭計陷之,與徐乾學等相結。索額圖善事皇太子,而明珠反之,朝士有侍皇太子者,皆陰斥去。薦湯斌傅皇太子,即以傾斌。會天久不雨,光地所薦講官德格勒明易,上命筮,得?,因陳小人居鼎鉉,天屯其膏,語斥明珠。事具德格勒傳。

二十七年,禦史郭?疏劾:“明珠、國柱背公營私,閣中票擬皆出明珠指麾,輕重肆意。國柱承其風旨,即有舛錯,同官莫敢駁正。聖明時有詰問,漫無省改。凡奉諭旨或稱善,明珠則曰‘由我力薦’;或稱不善,明珠則曰‘上意不喜,我安閒挽救’;且肆意附益,市恩立威,因此要結群心,挾取貨賄。日奏事畢,出中左門,滿、漢部院諸臣拱立以待,私語移時,上意罔不宣露。部院事稍有乾係者,必請命而行。明珠廣結翅膀,滿洲則佛倫、格斯特及其族侄富拉塔、錫珠等,凡集會會推,力為把持;漢人則國柱為之囊橐,督撫藩臬員缺,國柱等展轉徵賄,必滿欲而後止。康熙二十三年學道報滿應升者,率往講價,缺皆預定。靳輔與明珠交結,初議開下河,覺得當任輔,欣然欲行。及上欲彆任,則以於成龍方沐上眷,舉以報命,而成龍官止按察使,題奏權仍屬輔,此時未有禁止意也。及輔張大其事,與成龍議分歧,乃始一力禁止。明珠自知罪戾,對人柔顏甘語,百計款曲,而陰行鷙害,意毒謀險。最忌者言官,唯恐發其奸狀,考選科道,輒與訂約,章奏必使先聞。當佛倫為左都禦史,見禦史李興謙屢疏稱旨,吳震方很有彈劾,即令借事排陷。明珠智術足以彌縫罪過,又有國柱奸謀擁戴,負恩亂政。伏冀立加嚴譴。”

佛倫,舒穆祿氏,滿洲正白旗人。自筆帖式累遷內閣學士。吳三桂既死,其孫世?猶據滇、黔,命佛倫總理糧餉,通鎮遠運道,旋兼理四川糧餉。事平,遷刑部侍郎。尋遷左都禦史,擢工部尚書,轉刑、戶兩部。先是下河工程,靳輔與按察使於成龍議不協,命佛倫偕侍郎熊一瀟等勘議。佛倫受明珠指,議如輔言,為總漕慕天顏所劾。禦史陸祖修亦劾佛倫袒輔,且言:“九卿集會時,尚書科爾坤等阿佛倫意,尚書張玉書、左都禦史徐乾學言興屯所占民田應還之民,科爾坤置不聞。他九卿或不得見隻字。”上怒,下部嚴議。及郭?劾明珠,指佛倫為明珠黨,因解佛倫任。召輔等廷對,佛倫乃奏停屯田,並汰前所設官。部議奪佛倫官,上命留佐領。旋授外務府總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