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為山東巡撫,疏請均賦役,令紳民一體應役,詔嘉實在心任事。初,濰縣知縣朱渾厚以贓私為巡撫錢?所發,乞徐乾學請於?,獲免,且內擢主事。至是事發,下佛倫鞫實,乾學坐奪官。佛倫又劾?知吳江縣時,嘗侵公帑,其父景昌故名爾標,乃明禦史黃宗昌奴,坐賊黨誅,?改父名冒封典,當追奪。乾學故附明珠,後相失,或傳?疏乾學實主之,故佛倫以是報。尋擢川陝總督,入為禮部尚書。三十八年,授文淵閣大學士。三十九年,?入覲,訟父受誣。上詰佛倫,自承不實,當奪官,援赦得免。未幾,以原品休致。旋卒。
康熙初,南疆大定,留重兵鎮之:吳三桂雲南,尚可喜廣東,耿精忠福建。十餘年,漸放肆,三桂尤嬌縱。可喜亦憂之,疏請撤藩,歸老海城。精忠、三桂繼請。上召諸大臣詢方略,戶部尚書米思翰、刑部尚書莫洛等主撤,明珠和之。
明珠在任期內奉天子之命,以總裁之職參與重修《清太祖實錄》《清太宗實錄》,編輯太祖、太宗、世祖《三朝聖訓》,以及《政治典訓》《安定三逆方略》《大清會典》《大清一統誌》《明史》等,所編之書多為清朝初創,為後代所因循,此中《大清會典》是清朝康熙之前各項政治軌製的集大成之作。明珠為清朝各項軌製的建立著力最多。康熙朝今後,曆朝續修《大清會典》,它成為研討清史的貴重質料。
出身與起家之謎北京西郊有一塊《明珠及妻覺羅氏誥封碑》,係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月二十四日所立,上麵記錄明珠“初任雲麾使,二任郎中,三任外務府總管,四任弘文院學士,五任加一級,六任刑部尚書,七任都察院左都禦史,八任都察院左都禦史、經筵講官,九任經筵講官、兵部尚書,十任經筵講官、兵部尚書、佐領,十一任經筵講官、吏部尚書、佐領,十二任加一級,十三任武英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佐領、加一級,十四任今職。”所謂今職,是指“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佐領、加一級”。從經曆上能夠看出,明珠真可謂是青雲直上,飛黃騰達了。因而,人們不由會問:明珠究竟是何許人?是甚麼樣的機遇促進了他在宦海上的東風對勁?
康熙八年(1669)懲辦了鼇拜今後,明珠參與消弭鼇拜個人及其影響時,為朝廷提出了一係列新的建議。康熙九年,明珠改任都察院左都禦史。康熙十年仲春,充經筵講官。八月,建議停止鹽差禦史巡曆處所之例。十一月,調為兵部尚書。康熙十二年(1672)正月,康熙帝在晾鷹台檢閱八旗甲兵。在明珠的批示下,軍容整肅。康熙獎飾“此陣列甚善,其永著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