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載淳親政,上徽號“康頤”;
北京政變後,載垣、端華、肅順被革去爵職,拿交宗人府,會同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定擬罪名,照大逆律淩遲正法。慈禧將載垣、端華兩位親王改成賜令他殺。端華之弟肅順改成斬立決。其他5人,原擬撤職,發往新疆效力贖罪。因為景壽是道光天子的半子,奕?的姐夫,慈禧對他的處罰改成撤職,仍留公爵並額駙品級,免其發遣。除穆蔭照原擬撤職,發往軍台效力贖罪外,匡源、杜翰、焦佑瀛均改成撤職,免其發遣。
總結慈禧在朝四十八年中,對於政務把握相稱嚴格,即便在病中亦然。在她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候裡,一向竭力維繫並且緊緊掌控著中心集權帝國的局麵,中國因得免於墮入盤據亂局。
文明程度對於慈禧的文明程度,說法不一,有人說她文明程度很高;有人則說她冇文明。實在我們評價她的文明程度凹凸要看和誰比。先交代一下慈禧的文明程度:慈禧雖是滿人,但以漢語為母語,漢語能說,會寫但程度不很高,常出錯彆字;滿語聽力尚可,口語不可,謄寫更不可。她的書法根基是初學者程度,繪畫也普通,有些傳世作品有人思疑為人代筆。
說法二:我國汗青上曆代帝王除了有“廟號”、“諡號”和“尊稱”以外,有些帝王另有“特稱”。如宋朝天子的“特稱”叫“官家”,明朝天子的“特稱”叫“老爺”,而清朝天子的“特稱”則叫“老佛爺”。在有些汗青小說,電影、戲曲中,把慈禧太後稱作“老佛爺”。實際上,“老佛爺”的稱呼不是慈禧公用的,清朝各代天子的特稱都叫“老佛爺”。清朝帝王之以是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先人――女真族首級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利”。厥後,有的顯赫家屬,世襲首級,起名就叫“滿柱”。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天子的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