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2_39|9.1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譯文】再往東四百裡,是座洵山,山南陽麵盛產金屬礦物,山北陰麵多出產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淺顯的羊卻冇有嘴巴,不吃東西也能活著而不死,稱呼是■。洵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閼澤,水中有很多紫色螺。

又東五百裡,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1,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y9ng)文曰仁2,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天然,自歌自舞,見(xi4n)則天下安寧。

【譯文】再往東五百裡,是座鹿吳山,山上冇有花草樹木,但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澤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種野獸,稱呼是蠱雕,形狀像淺顯的雕鷹卻頭上長角,收回的聲音如同嬰兒哭泣,是能吃人的。

凡南次二(經)[山]之首,自櫃(j&)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裡。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毛用一璧瘞()1,糈(x()用稌(t*)。

【譯文】再往東四百裡,便到了非山的頂部。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冇有水,山下到處是蝮蟲。

【譯文】再往東五百裡,是座灌湘山,山上到處是樹木,但冇有花草;山中有很多奇特的禽鳥,卻冇有野獸。

【譯文】再往東四百裡,便到了旄山的尾端。此處的南麵有一峽穀,叫做育遺,發展著很多奇特的鳥,南風就是從這裡吹出來的。

本章防盜內容摘選自《山海經》,盜文網讀者察看註釋請登錄。

【註釋】1祈:向神求禱。

【註釋】1風皇:同“鳳凰”,是當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據前人說,它的形狀是雞的頭,蛇的脖頸,燕子的下頷,烏龜的背,魚的尾巴,五彩色彩,高六尺擺佈。2膺:胸。

又東五百裡,曰灌湘之山,上多木,無草;多怪鳥,無獸。

【譯文】再往東三百七十裡,是座侖者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青雘。山中有一種樹木,形狀像普通的構樹倒是紅色的紋理,枝乾流出的汁液似漆,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饑餓,還能夠消弭憂愁,稱呼是白■,能夠用它把玉石染得鮮紅。

【譯文】總計南邊第二列山係之首尾,從櫃山起到漆吳山止,一共十七座山,路過七千二百裡。諸山山神的形狀都是龍的身子鳥的頭。祭奠山神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上天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譯文】再往東五百裡,是座丹穴山,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丹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渤海。山中有一種鳥,形狀像淺顯的雞,滿身高低是五彩羽毛,稱呼是鳳凰,頭上的斑紋是“德”字的形狀,翅膀上的斑紋是“羲”字的形狀,背部的斑紋是“禮”字的形狀,胸部的斑紋是“仁”字的形狀,腹部的斑紋是“信”字的形狀。這類叫做鳳凰的鳥,吃喝很天然安閒,常常是自個兒邊唱邊舞,一呈現天下就會承平。

右南經之山誌,大小凡四十山,萬六千三百八十裡1。

本章防盜內容摘選自《山海經》,盜文網讀者察看註釋請登錄

南次三(經)[山]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成以上。

【註釋】1飴:用麥芽製成的糖漿。2勞:憂。3血:這裡用作動詞,染的意義,就是染器物飾品使之收回光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