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年前夕康亡國後,當初嫁至華景朝的夜康女子,大多在府中得寵式微,病逝的病逝,削髮的削髮,僅餘了一名當朝皇後。
許氏當年還在閨中時,家中女眷甚多,常日裡不免勾心鬥角,及至厥後眾姐妹們都紛繁嫁人,許府內還是妯娌妻妾之間手腕心機無數。
好一幅繁華美人卷。
許氏正與一名身穿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的婦人談笑,那婦人乃是許氏孃家的兄嫂,在外稱作瓊夫人。
世人聽得錦依便是幼年被送至尚秀堂的那位慶榮侯嫡女,又見她長得雪肌紫眸,頗具異域風韻。無不睜大雙眼,細心打量。
插手籌會的男人是另從東邊院門進入的,不與女眷混在一處。
錦依欠身福禮,口中卻道:“瓊夫人安好。”聲音清柔動聽。
大夫人林氏、二夫人許氏,帶了錦依、錦如、斑斕,並秦湘秦憐五位蜜斯,背麵跟了一大堆丫環婆子。
錦依在世人的側目中,眼眸低垂,溫馨不語。這低眉紮眼的模樣落在世人眼中,倒讓大師有些替她可惜起來。
院門外紅漆高門的匾額之上,公然題著禦筆親書的“義善堂”三個大字。院門處陣勢甚高,過了一處穿花月洞門,園中美景劈麵撲來。
一眾香衣華服之人眼神各彆,有駭怪的,有鄙夷的,有顧恤的,有討厭的……錦依始終保持著臉上的淡雅笑意,不為所動。
滿園桂香襲人,芳香芬芳,點點金黃色細碎小花綻放。園中桂花種類極多,黃金球,朱丹桂,滴水黃,堰虹桂……錯落有致地東一簇西一叢,乍看好似混亂,但人行於此中,總覺有香氣繚繞身周,濃淡適宜,恰到好處。
許氏臉上笑意更甚,誇獎她道:“我這女兒極懂事的。”
錦依隨世人由院子西門進入,一起上很多華貴婦人、繡閣蜜斯,相互大多熟諳的。園子寬廣,倒不顯得擁堵。三三兩兩,或花樹下笑語嫣嫣,或湖畔邊立足相談,一副其樂融融之景。
錦依抬眸看去,已是年近四十的年紀,臉上的粉抹得有些厚,卻難掩唇邊眼角的老態。一雙丹鳳眼顯得有些淩厲,薄唇卻風俗性地抿著笑意。
此時已是冬末,但園中卻暖如和春,想是有地熱,或引來溫泉,使得此處春意融融,合適桂花著花。
一旁的秦斑斕卻開口道:“二姐姐自尚秀堂出來,烹調之道想必極是高深,如果幫著母親打理廚房裡的事,必然能勝任的。”
許氏號召錦依過來,笑容滿麵地對她道:“這是你舅母。”
籌會地點的桂花園,在城東郊野,距建鄴城隻數裡路程。本來是先皇的一處彆院,先皇太後薨逝後,便廢置不消。近兩年,被義善堂仆人盤下。卻不常住人,除了一年兩次的籌會,其他時候倒常借於城中勳貴停止小型集會,供人遊園賞玩。
薑後極得當今聖上寵嬖,她所出的皇子幼年時便被立為太子。朝中支撐皇後的人倒是極多,現在紛繁憑藉為太子黨人。
薑後美豔令人不敢逼視,是以世人皆劈麵前錦依的邊幅深感獵奇,有些與秦府熟稔的更是上來,拉起她的手來,親熱扳談。也有些狷介恃重的,眼神冷酷卻又短促,在她臉上來回盤桓。
假山疊翠,湖泊如鏡,有青石路沿著溪流蜿蜒而入,遠處一座頗高的殿宇,倒是白牆黑瓦,顯得清雅貴氣。
錦依不動聲色地將手從她濕膩的掌間抽出,臉上的笑倒是更加謙恭,“繼母這些年在家籌劃家務,也是辛苦呢。我現在返來了,正要好好幫幫繼母,多替她分擔些憂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