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貨幣貝益六化180元
大泉五十小平鐵質300元
永光小平小型20000元南朝守前廢帝劉子業永光元年鑄。錢文薤葉篆,表裡有郭,徑1.6CM,重約1克,永光年號行六月改元,故此錢存世極少。...
大泉五十小平四出150元
銳角布公100元戰國中、前期,韓,魏等地,青銅,首部兩端呈銳角,平肩方足。
中國曆代古貨幣代價表參考
釿布安邑一釿600元
搜來的,給大師看看
刀幣即墨法化齊四字刀2200元
涼造新泉小平小樣3000元北涼渠蒙遜永安年間鑄徑2.4CM,重約3克擺佈,小者不敷2CM,重約1.5克,此泉出土均在甘肅武威,有王莽錢文風味..
小布一百布幣2000元始建國二年鑄行,王莽為了大改貨幣增寶貨製,貨布十品亦在此中,從小布到大布各長一分,相重一銖,其值各加一百,小布一百,長寸五分,重15銖,至大布黃千,十布之序如五: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次布九百,大布黃千十種,每種中線紋分通頂,不通頂兩種,大布黃千亦有鐵錢,傳世大布黃千較多。
刀幣明、齊化齊明刀8000元戰國晚期,齊境內,青銅,刀身多輕浮,“明”字為方折,頎長。
五銖鐵質四出5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安藏1000元
刀幣即墨之法化齊大五字2500元
刀幣尖首刀1200元
幼泉二十小平小型4500元
環錢半環10000元
五泉十布全套80000元
五金小平600元1980年陝西鹹陽出土,係方孔圓錢中最早的黃金鑄幣,徑2.6CM,重9克,含金95%據此形製似係宣帝五銖。
斜肩弧足空首布三川1100元
半兩漢朝複式錢250元
大泉五十小平合背140元王莽居攝二年始鑄,大泉五十意即值五十枚五銖錢,初期徑2.8cm,重7克,前期經減重後僅1--2克,除字體各彆,又有傳形,合背,重輪,四出等多種,亦有錢餅等。
漢興小型橫讀350元
圓足布藺、五1300元戰國前期,趙國,青銅,圓首,圓肩,圓檔、圓足。
方足布長安700元
差布五百布幣2000元
刀幣晉匕直刀10000元
壯布七百布幣2000元
稱呼形製特性參考價筆墨申明
永安五銖背四出50元
尖足布邪山1200元戰國中、前期,趙、燕等地,青銅。平首、聳肩,尖足。
貨幣方貝1200元王莽天鳳元年鑄,錢文為懸針篆,泉中豎筆斷開,版彆有傳形,異書,異範,合背,合麵,圓穿,橫劃,星號,月紋,決紋,剪邊等近百種,普通徑2.2--2.4CM,重約2.8--3.6克,初期可達5克以上。傳世極豐。
貝幣天然貝10元利用海貝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始產一於新石器期間晚期,曾亦利用貨幣之服從;銅貝--始鑄於殷商晚期,下迄春秋期間。此當人類史上最早之金屬鑄幣。
兩晉期間,仍相沿漢魏及東吳舊錢,十六國中的前涼、後趙和成漢則發行過少量貨幣,但有帛等什物買賣倒是首要的暢通手腕。南北朝埋藏鑄幣增加,但幣製相稱混亂,項目龐大,官方的私鑄錢大量呈現,而初行於東漢晚期的剪鑒錢在北方地區尤其流行。所謂剪鑒錢,普通指前期舊錢鑒為內心與外圈二種型,以這應當時衰頹的社會經濟對貨幣單位的重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