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嘉公主是宣和帝的mm,二十年前和親遠嫁給了韃靼可汗,做了大閼氏,三年後生下一子,取名癿加思蘭。
宣和帝如有和親之意,會令誰遠嫁?
老可汗一死,卜赤做了新可汗。按著韃靼風俗,順理成章地接辦了老可汗統統的閼氏。柔嘉公主忍辱委身新可汗,將兒子扶養長大。
也是以,賀祈的婚事不得失慎重。
在老可汗的病榻前,卜赤立下毒誓,待侄兒成年後,就讓出可汗之位。
這一層隱憂,便是親如兄弟,也不能訴之於口。
賀凇聽得發笑不已,看兄長一臉愁悶,也不忍心再多勸了。
提起宗子,賀凇目中有了笑意,口中卻道:“二郎年長幾歲,三郎還小。待娶妻生子後,性子沉穩下來,定會有出息。”
一鍋熱粥,一盆饅頭,數道菜肴。被兄弟兩個一掃而空。
賀祈是平國公獨一的嫡子,也是將來的平國公世子。他的老婆,是將來的一品國公夫人,賀家的當家主母。
平國公既憤怒又無可何如。賀祈親孃早早死了,在祖母身邊長大。太夫人要護著孫子,誰也不敢說個不字。再有溫軟馴良的二嬸孃嬌縱著,賀祈可不就成了橫行無忌的紈絝?!
當年柔嘉公主嫁去韃靼,大楚和韃靼停戰了五年。邊關也可貴安靜了五年。
平國公立即道:“我命人送些早餐來,恰好我也再吃一些。之前我策畫著如何張口提親,隻吃了六成飽。”
然後,不約而同地歎了口氣。
平國公目中閃過一絲龐大的情感:“但願如此。”
賀祈幼時聰明過人,天賦出眾。可惜被嬌縱過分,很有越長越歪的趨勢。平國公口中不說,內心倒是恨鐵不成鋼的絕望。
柔嘉公主親身寫了國書,為韃靼太子求娶大楚公主。
老可汗子嗣不旺,其他三位閼氏所生的皆是女兒。另幾個兒子的生母身份過分寒微。癿加思蘭自幼聰明,頗得老可汗歡心。八歲那年,就被立為太子。
兄弟兩個相對無言。
平國公暗歎一聲,轉而將話題扯了開去:“韃靼客歲大敗一場,本年停戰乞降。國書呈至朝廷,韃靼太子想求娶公主,為表誠意,隻領了兩百親兵入關。不出兩個月,韃靼太子一行人就能到達都城了。”
可見兄長內心,對嫡子賀祈的希冀甚高。
如果賀祈率性混鬨下去,便是請封了世子,也一定能服眾。
現在,韃靼太子已十八歲。
對賀袀的誇獎之意,畢露無疑。
老可汗思來想去,決意將可汗之位傳給胞弟卜赤。卜赤和老可汗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也是老可汗最忠厚的左膀右臂。